• 19阅读
  • 0回复

遨游在民族智慧的海洋中——谈梁绍基和他的壁挂《孙子兵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17
第8版(副刊)
专栏:

遨游在民族智慧的海洋中
——谈梁绍基和他的壁挂《孙子兵法》
连晓鸣
一劈为二的江南大毛竹片,烟燎火烤后,恰似狼烟四起,战火纷扬;最普通的台州黄麻,最原始的经纬织法,时而“跳经”后“孔洞”若现,犹如置身那厮杀震天的古战场;奇正相辅、虚实相间的几何方块格局,与垂直水平的竹简纵横交叉,直似那诸侯割据、争雄称霸的春秋战国之华夏大地;错落参差、疏密相间的大“竹简”上,断断续续显现着古拙秦隶的《谋攻》篇等兵家术语,富有动感的“兵”、“卒”二字,象征着刀光剑影的两军对峙,隐示了兵家“知己知彼”的辩证思想;两段直垂的竹筒,骤然跳出,醒目地刻出“孙膑兵法”、“孙子兵法”。
这是兵书?是阵图?还是战国纵横?不,这是6月19日在瑞士洛桑第13届国际艺术壁挂双年展上首次展出的我国3件壁挂珍品中的一件——《孙子兵法》(译文“XunSuZiyi”,即《孙书》之意)。
该壁挂作者梁绍基,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在浙江省台州地区这块出口草麻制品生产基地上,从事工艺编织设计已20多年。作为台州地区工艺美术设计员,他一直在古老的民族文化与崭新的现代艺术之融合上,潜心探索,刻意求新,并不断取得成绩。仅1984、1985两年,他就有《卫士》、《梦游天姥》等近20幅壁挂作品入选中国首届艺术壁挂展和北京亚太博览会等。
洛桑国际艺术壁挂双年展——这是世界壁挂艺术家竞争激烈的“奥林匹克”,对他来说是既诱人又那么“高不可攀”。在浙江美院艺术壁挂研究所同志们的鼓励支持下,他决心去“闯一闯”。但有一点他是深信不疑的:编织术故乡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与悠久历史;壁挂艺术在古老的东方,要比西方有着更深厚的根基与土壤,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虚心汲取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有益养份,就定能创造出与之匹敌的作品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没有去廉价地贩卖
“古董”,而是站在80年代的角度,去审视、挖掘古朴深沉的传统文化。从“八卦图”——“棋谱”——“正气歌”……他遨游在迷人的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中,寻找着“龙的传人”之惊人气魄。银雀山出土的秦简的启迪,曾令拿破仑这般世界伟人所折服的《孙子兵法》,使他豁然找到了表现的“契机”。
他没有妄自菲薄,没有抱残守缺,而是在苦苦寻找沟通东西方感情意识的现代国际艺术语言——把纯朴粗犷的民间编织艺术,与中国绘画根基的书法艺术、艺术哲学,共处于现代艺术的同一坐标上;通过麻与竹的质感对比,采用纤维艺术特有的技法,别出心裁地化残破为材质美、肌理美、工艺美、形式美,达到把中国艺术注重“物情”深宏的思想,与西方艺术注重“视觉”“物理”的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之效果。他成功地创作出一件高度体现我国古代文明的现代艺术珍品,为我国壁挂艺术“进军洛桑”,实现“零的突破”,夺得了头功。
“我能在探索现代壁挂艺术道路上迈出第一步,离不开万曼先生、张仃师长等。”这不是他的过分谦虚之词。确实,倘若没有法中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万曼先生到浙江创办艺术壁挂研究所,倘若没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院长多次对他事业上的鼓励与支持,就不会有他今天的《孙子兵法》。正是他们,一位是来自西方的“友好使者”,一位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名家,给这位根植于台州古老工艺美术土壤的“无名小卒”,搭起了摘取国际艺术壁挂的“人梯”。
《孙子兵法》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附图片)
苗地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