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中国第一旅”——海军陆战队某旅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18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

“中国第一旅”
——海军陆战队某旅纪实
新华社记者 黄彩虹 新华社通讯员 李湘东
盛夏季节,记者在海军南海舰队采访。一辆面包车把记者拉到一片海湾训练场,只见港湾里,一队队身穿迷彩服的官兵,冒着倾盆大雨,敏捷地跃进两栖坦克和装甲输送车。顿时,车声隆隆,铁骑飞奔,冲进海湾。犹如蛟龙倒海,威武壮观。
部队指挥员黄朝仕告诉记者,这是我军海军陆战队第一个合成战斗旅,由陆战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导弹兵、机降兵、侦察兵组成,是一支能在近海进行水陆两栖作战的特种部队。
训练场上
记者来到训练基地,方圆上千亩的军营里,矗立着一幢幢崭新的营房,周围是宽阔的水陆两栖训练场、直升机场、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场,还有我军第一流的指挥教学楼。
登上遥控指挥塔,举目四望,水陆两栖训练场尽收眼底。基础科目综合训练场上,勇敢的陆战兵正在练习格斗对打,吼声震耳,拳脚横飞;在障碍场上,有的飞跨4米高的天桥,有的象杂技演员一样,手脚并用,从40米长的钢丝绳上攀缘而过;5米高的软梯,陆战兵们跨跃而上,飞身而下。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只用17分钟;跨越400米国际军体标准的10大障碍只用2分11秒。
登陆兵的对抗射击,只用11秒便首发命中6个目标;3名女救护兵,打50米手枪实弹射击,抬手连放5枪,成绩全部优良。
反坦克导弹射手,在温度高、湿度和风沙、烟雾大的恶劣环境下发射3枚导弹,发发命中目标。其中2枚导弹是连发成功,创造了我军反坦克导弹实弹射击的最好成绩。
野 外 生 存
夜幕降临了,呼啸的海风夹杂着雨点。雨夜中装甲步兵连正在一座孤岛上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出发前,部队配发给他们每人2.5斤粮食和一壶淡水,还有一两盐,一盒火柴。要求他们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不带任何炊具的情况下,在荒无人烟的孤岛度过10昼夜的训练生活。锻炼在弹尽粮绝、通信联络中断的险境中吃、住、藏、打的本领。
在岛上,装甲步兵连的干部战士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生米要煮成熟饭,无锅无盆怎么办?他们在岛上砍来竹子,锯成一段一段,将米用水泡湿,倒进竹筒里,用无烟灶烧烤,做出了香喷喷的大米饭。粮食吃完了,他们就地采摘野菜、野果,寻找野味……
步兵连的干部战士还全副武装,穿戴防毒面具,在高温55℃至60℃的海滩上摸爬滚打,在西沙“戈壁滩”上进行宿营、防空、防核化武器、5公里越野等20多个科目的战术技术训练,真不知流了多少汗水!
碧 海 铁 骑
两栖装甲营官兵起初没想到,这些称雄于陆地的铁骑,此刻竟象水牛掉进了井里,在波谷浪峰间跳起了“摇摆舞”,要驾驶它困难极了。十几吨重的坦克、装甲车在波翻浪滚的大海上行驶,不多会儿人人被晃得直吐黄水。他们一边吐一边练,琢磨海上驾驶的诀窍,摸索海浪、潮汐和海流的运动规律。坦克、装甲车在海上随着波涌浪拍,射手们身体难以保持平衡,准确操炮更难。射手们向“科学之神”请教了。他们攻读《海上射击学》、《海洋与潮汐》、
《流体静力学》,研究海区的潮汐和暗流的规律,巧妙地利用潮汐对战车的推力,反复练习海上射击技术。早上,射手们趁海上大雾瞄天上的飞鸟,中午对着刺眼的阳光练习瞄准目标,夜晚瞄星星月亮,为的是练出一双海上快速捕捉目标的“火眼金睛”。
今年3月1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凯利上将一行参观了海军陆战队某旅后说:“中国海军陆战队官兵的精神状况,军事技术,身体素质都很好,你们完全有理由为之感到自豪”。(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