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访白裤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1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访白裤瑶
本报记者 费伟伟
我们到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采访那天,正好赶上“墟日”。墟场上人群拥挤,到处是穿着民族服装的白裤瑶群众。白裤瑶是我国古老瑶族的一支,约两万多人,男子长年穿着长仅掩膝的白色土布扎腿裤,白裤瑶的名称就由此而来。女子束青色花边百褶裙,裙长也仅过膝;上衣则分冬夏两种,冬装是黑色无领无扣土布对襟衣,与男子上衣略同,夏装则是极简单的“挂衣”,前后两幅布在肩上一接便成,前幅无纹饰,后幅挑绣方形几何图案,无领无袖。这种自织自染自做的民族服装已经沿袭了千百年。
南丹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白裤瑶古老的民族服装这些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且不说脚上都穿上了工厂生产的胶鞋,内装也日趋丰富。尤其是年轻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土布衣装,开始从商店、服装摊上选购各种漂亮的内衣、球衣、汗衫等;有些年轻姑娘夏天穿“挂衣”时里面衬上了漂亮的汗衫。人们隐约地感到现代生活意识悄悄地渗透到了白裤瑶的民族服装上。
我们从县里赶到里湖乡时,将近下午3点,赶场的高峰已经过了。挑着水果、山货等来墟市出售的男人们这时已卖完货,几人、十几人围在一起,一碗一碗地畅饮当地人唤作“土茅台”的米酒。
白裤瑶群众在墟市上自己出售物产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去这个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只有一些自己无法生产的铁质农具、盐巴等,才用以物换物的形式到周围其他民族的墟场上换取。如今不仅把剩余的物资拿出来出售,有些群众还开始走上了商品生产之路。
“家有干兜桐,一世不愁穷,家有百果树,致富乐无穷。”千百年来只知放火烧荒的白裤瑶群众,如今开荒开到哪里,油桐、果树、杉树等也种到哪里。到去年底统计,里湖乡3330户人家中,种果树的就有1100户,种油桐的510户,还有许多户养猪养牛,搞各种加工的。产品不仅拿到本乡的墟市上出售,还手提肩挑到几十里外的南丹县城里卖。
在墟场边的公路上,我们见到几个白裤瑶小伙子卖完东西,从供销社买了化肥正往自行车上装。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对我们说,白裤瑶用化肥也是这几年才有的新鲜事。原来,白裤瑶没有施肥的习惯,所谓“刀耕火烧神仙种,白种白吃不费力”,耕作粗放,收成很少。到1985年,里湖乡刀耕火种的耕地还占1/5左右。而今,“杂优水稻”、“玉米人工授粉”、“化肥”、“农药”等等科学种田的新名词对于白裤瑶群众已不再陌生。去年南丹县政协副主席岑进亮到里湖村蹲点,带了十几斤水稻、玉米良种,打算尽可能说服群众改变旧习惯,使用良种。不料,消息不胫而走,群众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把良种要走了。现在,里湖乡已有3/4的稻田种上了杂优水稻,粮食总产比1981年增长60%以上,人均口粮由原来的294斤增加到400多斤。
我们离开墟场,经过里湖乡卫生院时,带我们参观墟市的乡干部指着正等候就诊的人告诉我们,现在瑶族群众患病后大都不再求神信鬼,而是问医求药了。从信鬼到讲科学可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他给我们讲了这么一桩事:这个乡懂甲村瑶族农民兰明才,前几年患了肝炎,不问医,不求药,只信是撞了鬼,先后杀了两头牛,一头猪,一批鸡鸭祭祷,拖了5年,病越拖越重,在村干部反复动员下,去年7月才不得不进了医院,结果两个月就康复了。他病愈后逢人就说:“还是要信科学!”
我们从一份材料中看到这样几个数字:1981年里湖乡瑶族适龄儿童有1075人,入学的仅85人,只占8%。到去年,这个乡瑶族儿童入学率已提高到66.6%。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更高。里湖乡不仅集中本乡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课,还从县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科委等单位请来技术人员开办各种技术培训班。瑶族群众居住十分分散,有的离乡政府100多里。可是只要开培训班,百里外的群众也闻讯赶来。
当我们登车离开里湖乡时,乡里的负责同志对我们说,里湖瑶族乡现在的贫困面仍然很大,全乡还有将近30%的群众过着“半年瓜菜半年粮”的生活。然而我们从采访中深深感到,新的观念正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这个偏僻山乡,白裤瑶的未来充满希望。(附图片)
白裤瑶妇女 王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