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环境”“卫生”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19
第8版(副刊)
专栏:

“环境”“卫生”探源
杨如鹏
近读《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8日“报刊文摘”版摘发《“环境卫生”小考》一文,对这两个词的考证与解释,值得商榷。
《小考》作者认为,“‘环境’一词系外来语。首创此词的是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据我考证,“环境”一词并非外来语,我国早在斯宾塞(1820—1903)以前500多年就使用这个词了。比如《元史·余阙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扞,而耕稼于中。”在这里,环境指的是环绕全境、环绕所管辖的区域的意思。现在所使用的“环境”一词,用的是引申义,其内涵和外延都较本义宽泛得多。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可以分为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现代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和我们在“五讲四美”活动中提倡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当然,它不可能同社会环境相脱离)。它是环绕着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比如阳光、大气、水、生物、土壤、建筑物、各种工具和用具等等)的总和,即相对于人这一主体而言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关于“卫生”一词,《小考》认为其出处为《庄子·庚桑楚》。这里有两点应当指出来。一是引文不准确。“南荣曰:若闻之大道,譬犹饮药之加病也。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这段话中“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前面应有“趎”字。“趎”即南荣趎,人名。二是这段话只能说是目前见到的关于“卫生”一词出处的较早记载,不能说是最早记载。《小考》认为“‘卫生’一词源于我国春秋时期”,更是不对的。庄子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属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而不是春秋时期。《辞海》认为“卫生”一词的出处也是《庄子·庚桑楚》,细考起来,极有可能在此之前早已有了“卫生”一词的使用。医学史研究证明,“卫生”是个医学名词,义犹“养生”。《黄帝内经》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由《灵枢》、《素问》两书组成,《灵枢》中有一篇名为《营卫生会》,这里出现了“卫生”这个词。《黄帝内经》一书托名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而以问答形式写成。其成书年代目前医学界公认为约在战国时期,其流传则当在战国以前很多年。而庄子生活的年代已是战国中后期。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卫生”一词早在《庄子》成书以前若干年就已见诸文字,可藉查的最早的历史文献可以认为是《黄帝内经》。
“养生”一词在古代医籍中也不乏其例,如明代杨继洲编著的《针灸大成·足太阴脾经穴歌》(成书于1601年)曰:“善卫生者养内,不善卫生者养外。”在现代,“卫生”一词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卫生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