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元帅的嘱托——徐向前同志“八一”抒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元帅的嘱托
  ——徐向前同志“八一”抒怀
  新华社记者 易俭如
人民解放军走过了整整60年的光辉道路。伴随着这支伟大军队诞生、成长、壮大,倾注了满腔心血的徐向前元帅,对我军在新时期的建设寄予厚望。
86岁高龄的徐帅,白发红颜,策杖而行,步履稳健。他打着手势,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我军的优良传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老帅豪情满怀。
“人民解放军在60年的建军中,有哪些优良传统呢?”徐帅自问自答地说:“主要就是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献身精神。所有这些,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这是我军的胜利之本。”
谈到当前,徐帅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这个老传统不能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
徐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为培育军队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呕心沥血。
建军初期,徐向前同志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尔后,率领起义部队奔向海陆丰,坚持东江游击战争。继之,在鄂豫皖,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雪山草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辽阔疆场纵横驰骋、叱咤风云,显露出运兵如神的雄才大略和大无畏的战斗风格。
在创建鄂豫皖根据地的艰难岁月里,徐向前开始带领小部队作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敌人的子弹从身边“嗖嗖”穿过,他若无其事。一次,他正拿着望远镜在前沿观察敌情,敌人的流弹打穿了他衣袖。他抖抖手臂,说:“讨嫌!讨嫌!”挪个位置,照样指挥战斗。参谋和警卫员为他捏一把汗,拉他隐蔽,也无济于事。他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总是让指挥所尽量靠前。在一次激战中,他亲自带领手枪营出击,右肩负了伤也不顾,坚持指挥将敌人击溃。徐帅身上至今留下三处伤痕。
一位老革命家评论说:这种身先士卒和奋不顾身的无畏精神,正是徐帅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军事家的宝贵素质,也是他带兵用兵的无形力量。
徐帅“既是帅,又是兵”。在革命战争年代,徐帅和战士同甘苦,共患难。士兵吃南瓜、红苕,他也吃南瓜、红苕;士兵睡铺草,他也睡铺草;衣服破了自己缝补,行军途中常把马让给伤病员。一次战斗后,总指挥突然不见了,大伙儿都着了慌,连忙四处寻找。啊!原来,他在一老乡家中,飞针走线地缝补军衣呢!
当谈到当年一道出生入死创建军队、创立革命根据地的众多的领导人时,徐帅陷入深沉的怀念之中。他说:“我们是幸存者,如果他们活着,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这一肺腑之言,体现了徐帅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
纵观人民军队的战斗历程,徐帅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是这支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本质的体现。我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当前,我军既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两项任务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
徐帅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方的胜利,那是大局。而现在,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军队就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各项工作要纳入和平建设时期的轨道,为四化大业出力。
徐帅住地的柳荫街,在他的关怀下,军民共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谈起这件事,徐帅说,军民共建是服务于大局的一项活动,还有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部队精简整编等等,都是新形势下贯彻军队建军宗旨的内容。
徐帅强调,贯彻建军宗旨,就得提倡奉献精神。他对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们,对最近投入大兴安岭扑火抢险的勇士们十分赞赏。他说,每一个有血气的军人,都要具备这种公而忘私的品格,平时不计较个人得失,关键时刻拚搏在前,勇于献身。他对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表示极大愤慨。他指出,不正之风与光荣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徐帅希望军队各级领导干部做贯彻建军宗旨的表率。老同志要通过中青年干部把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中青年要和老同志携起手来,共同担当起传播优良传统的历史使命。
徐帅说,对传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好的一定要继承,并根据当前的形势和特点,不断开拓、创新,使老传统得以丰富和发展,焕发新的活力。他勉励全军将士,发扬光荣传统,勇于改革创新,为八一军旗增添新的光彩。(附图片)
  徐向前元帅近影。新华社记者 吴森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