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人草畜——内蒙古牧区改革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2版(经济)
专栏:

  人草畜
  ——内蒙古牧区改革纪实
  李泉隆
人—草—畜,从古以来,这就是草原的最基本要素。在内蒙古自治区诞生40年的今天,人们可以看到这三者关系的历史性演进。
人,从草原上站起来
比起辽阔的草原,人曾经显得那么渺小。
“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自然灾害给内蒙古畜牧业带来的危害是惊人的:
1966年夏,内蒙古西部地区遭大旱。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从西向东赶着牛羊,浩浩荡荡“千里倒场”。这一年,全区大小牲畜损失360多万头;1977年冬,锡林郭勒盟骤降一场1米多厚的大雪,250多万头牲畜在大雪中丧生。
据1952—1980年记载,全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大致是3年一小灾、5年一中灾、10年一大灾。29年里,全区总共死亡大小畜6982.4万头(不含当年仔畜死亡),依附自然,靠天养畜,人被动而无地位。
1981年,党中央指明内蒙古经济建设方针是“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广大牧区开始破单纯靠天旧观念,立顺应自然、建设养畜新思想。转折的际遇终于到来。仅仅五六年间,“被动抗灾”的局面就开始改变。人,从草原上站起来了。
10年前曾遭特大雪灾袭击的锡林郭勒草原西乌珠穆沁旗,1986年冬又被同样的大雪淹没。由于全旗早有1.2亿公斤的防灾贮草,一冬一春牲畜保活96%以上。
在干旱少雨的内蒙古西部乌拉特草原,1984年以来连续3年大旱。由于牧民大搞水利建设,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还有半数以上草库伦具备了灌溉条件,提高了产草量。有水、有草,牧民定居养畜、“千里倒场”的历史结束了。
据统计,全区1986年与1978年前比较,打贮草增加34%,青贮饲草增加8倍多,牧业用井增加1倍多,畜棚畜圈增加60%。草原畜牧业基本实现“大灾小减产、中灾不减产、小灾增点产”。
“人、草、畜”三统一
如果说抗灾保畜由被动向主动转折,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一次“量变”,那么,“人、草、畜”的统一则是一次“质”的变化。
“有草就有畜、草多畜就多”,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由于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13亿亩天然草场,加上政策的原因,长期以来不只为人们所忽视,反而出现“只要我多捞一把,那怕它寸草不生”的情况。
于是,牲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产生了令人惊奇的变化。70年代末与解放初期相比:天然草场,减少3900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4%;退化草场,达到3.5亿亩,占可利用草场的1/3,产草量普遍下降3成以上;沙化草场,发展到4.2亿亩,扩大45%。
与此同时,草场载畜量不断加大。据60年代计算,全区天然草场合理载畜量为4300万个羊单位。近20年,实际载畜量一直在7000万个羊单位。超负荷运行,反过来又加剧草场的恶化。
这是一种反常的社会现象。虽有有识之士反复惊呼:保护草场!但终因“人、草、畜”关系的脱节而不能成就。
随着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开展,1981年—1983年,内蒙古草原牧区落实了“草畜统一经营”责任制,即集体的牲畜作价归户,全民和集体所有的草场划片承包给牧民长期使用。从而,打破长期以来草场是公有的、牲畜是集体的、而主要生产者却是放牧者个人的,“人、草、畜”三者脱节的僵局,结束了人吃牲畜
“大锅饭”、牲畜吃草场“大锅饭”的历史。
牧民第一次体会到草比畜更重要。于是,“立草为业、建设草场”,成为广大牧民解决温饱后要办的第一件事。1985—1986年,全区牧民建草库伦、种草种树自筹资金达6000万元,人均达到35元,是国家和地方投资总额的1.8倍。这在内蒙古是破天荒的事情。
被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地侵蚀了40%多的伊克昭盟荒漠草原,从80年代初开始,牧民一家一户或联户围建小草库伦,搞“草、水、林、机、料”五配套。到1986年,全盟小草库伦达到380万亩,人工种草1200万亩。几年来,过冬牲畜一直稳定在500多万头,再不靠“进口草”生存。
水草条件一向较好的锡林郭勒盟,一改重畜轻草旧习,到1986年全盟牧民建草库伦达到833万亩,占全区草库伦面积的1/3。一些牧民积极性高涨,种起青贮玉米,搞起舍饲、半舍饲养畜来。
据统计,1984年以来,全区每年小草库伦建设、人工种草(不含草田轮作)分别在400万亩以上,飞机播种牧草近百万亩。如今,全区人工、半人工草地达4000万亩。
随着一些地区畜草矛盾的缓解,近些年全区畜牧业趋于稳定发展,不再大起大落。“六五”与“五五”期间比较,牲畜总饲养量增加600万头,总出栏数增加1500万头。
向落后告别
自给自足,这个不知重复了多少代的封闭经济传统,在开放、搞活的今天,终于开始瓦解了。
“夏壮、秋肥、冬瘦、春乏”,这是牧民祖祖辈辈的养畜习惯。青草期把草转化为肉,枯草期又把肉白白丢掉。一只羯羊养到5岁,经过4次冬春掉膘,损失肉21公斤。全区每年3200万头过冬牲畜,要丢掉多少肉、多少草!
草畜统一经营后,牧民不再养这种赔本牲畜。许多地区改革单纯追求头数的做法,把牲畜当年育肥、当年出售。1986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虽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2年减少300万头,但出栏率提高6.5%,达到25.8%,畜牧业产值增长3亿元,牧民人均收入增加250多元。
“家家有五畜,户户小而全”。这是牲畜归户后出现的新问题。1985年,西乌珠穆沁旗一些牧民自愿调整畜群结构,养牛的专养牛,养羊的专养羊,变“小而全”为“小而专”;乌审旗以小草库伦为依托,发展起专业化家庭牧场;巴林右旗根据本旗草场条件,分别建立奶牛基地、细毛羊基地、肉牛基地和绒山羊基地,牧民养畜开始向有利于商品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从来鄙视生意人的牧民,如今做起生意了,畜产品加工业也兴办起来了:苏尼特左旗牧民集资建起350吨级的屠宰冷库;鄂温克族自治旗自筹资金办起乳品加工厂;乌拉特中旗牧民联合搞起梳绒厂;苏尼特右旗引进技术办起乳清啤酒厂……草原经济走向多样化。草养畜、畜养人,如今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据统计,内蒙古牧区已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地区建立和发展了横向联系。各种加工肉类、乳制品、骨血粉、皮革制品等畜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各地,一些产品还挤进北京、天津市场。草原牧区畜产品加工业,犹如点点星火,行将燎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