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八闽佳果鲜四方——福建省亚热带果品花卉技术开发公司靠科研解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八闽佳果鲜四方
  ——福建省亚热带果品花卉技术开发公司靠科研解难题
  本报记者 张铭清
100吨天宝香蕉,从鸟语花香的漳州运到冰封雪舞的北国。当地的居民在春节期间品尝喷香的南方佳果,不禁要问:产地销地相隔数千公里,气温几乎相差一个季节,黄澄澄的香蕉为何如此鲜亮?
答案,要到福建省亚热带果品花卉技术开发公司去寻求。
保鲜离不了“一条龙”
天宝香蕉的产地漳州,名副其实,是四季如春的天下宝地。可是因保鲜问题解决不了,那里的荔枝、龙眼、柑桔、香蕉等只能就地销售。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保鲜问题作为突破自给自足桎梏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到了科技人员面前。
1983年10月,福建省亚热带果品花卉技术开发公司应运而生。
水果的保鲜贯穿采收、分级、包装、预冷、贮运、销售的全过程,其中一个环节不合要求,整个保鲜就要失败。保鲜工作的“一条龙”要求,决定了保鲜工作的研究是动态的“一条龙”,而不是关在实验室里搞静态研究。科研与生产的这种不可分离的一体性,决定了开发公司必须闯出一条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路子来。
娇贵荔枝走南闯北
荔枝,剥之凝如水晶,食之清如绛霜,被誉为百果之王。正因为是“王”,所以特别娇贵,离枝就变,俗称“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国家把荔枝保鲜列为“六五”期间攻关项目下达给技术开发公司,限期三年完成。
开发公司与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及铁道部运输研究所密切合作,从采收、贮运、销售到激变期控制处理的各个关节,分兵把口,突破了各个技术难点,提前一年完成了攻关任务。
象是有意要检验这一科研成果似的,去年荔枝集中采收期,7号强台风袭击闽南。果农一年汗水换来的果实将毁于一旦。技术开发公司急果农所急,直接为果农进行保鲜技术服务,抢收的数万担荔枝安然度过灾难,避免了几百万元的损失。
采收下来的荔枝,从漳州发到北京,经6天在东城区四季鲜果品商店开筐。只见荔枝外皮鲜红,叶片翠绿,好果率达99%。近两年,开发公司运到香港、京津沪沈等大城市荔枝20多万公斤,商品率都达90%以上。
小果上作大文章
在福建,谁瞧得上杨梅呢?俗话说“桃肥人,李瘦人,梅死人”。因此,那遍野的杨梅如同“弃儿”,常被丢在山上。全省年产50万担的杨梅被当作不入流的低档水果,只配在街头小摊上露露脸。
技术开发公司把杨梅拣了回来。
杨梅属酱果,无皮,易烂,一碰烂得更快。开发公司的科技人员就从包装入手研究保鲜。一个小饭盒大小的透明吸塑盒,分两层,整整齐齐地码着十来个红玛瑙似的杨梅,面上放两片碧绿的杨梅叶,盒腰用红绳一扎,中间打个花结,拎起来,红果绿叶,煞是好看。
精美的包装,加上李时珍《本草纲目》对杨梅功用的评价,使杨梅身价陡增。经过保鲜处理的8吨杨梅进入香港超级市场,在一周的货架期里,如同刚采下来一般水灵,被抢购一空,售价与保鲜前相比提高了6倍。
深度加工果汁香
走进开发公司,人们还误认为进了饮料厂。院落里,码着一层楼高的饮料瓶;空气里,飘逸着水果的清香。
“这是我们的饮料厂。”党支部书记老邹指着一楼的车间介绍说。以前,在制作蜜饯时,都把压榨出来的味道甜美、营养价值高的果汁倒掉了。
开发公司在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上作文章,在保证蜜饯质量的前提下,把提取出的水果汁加工成各类果汁饮料。例如将从澳大利亚引种的番石榴,加工制成风味独特的果汁,还有玫瑰茄香槟、果冻、果酱,投放市场后受到热烈欢迎。有的甚至还在试制,用户便闻讯前来订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在这里被大大缩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