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检阅新的队伍 揭开新的一页——第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检阅新的队伍 揭开新的一页
  ——第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述评
  本报记者 缪鲁 吴骅
历时十二天的第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后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登场献技,其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在竞技水平方面,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无法与奥运会相提并论,本届运动会没有创造出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但是在角逐档次多样化、比赛意义深远性方面,它却是任何别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所不能比拟的。
这次运动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140枚金牌的归属,而是为新一代体育健儿们提供了表现才能、检验实力、增加经验、加速进步的大好机会,使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新人通过相互角逐,找到自己在世界体坛上的位置和出发点。各体育强国看准这个机会,纷纷派出自己的第二、第三梯队,去接受锻炼。体育水平不高的国家,更是精选可堪造就之才,开往萨格勒布,寻找希望和信心。出于同样的目的,中国派出了由新人为主的庞大代表团参加了所有项目的角逐,取得了六次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最好成绩。
在田径和游泳这两个基础项目上,我国运动员的成绩比上届运动会略有提高,由中间偏下状态进到中间偏上地位。这说明,近两年来,我国重点抓田径和游泳,收到了效果。
三大球中,我国运动员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动,如何取得进步仍待解决。体操和跳水,我国健儿虽然还保持着优势,但新的挑战已经出现,需要尽快拿出对策,方能立于不败。
这次运动会的皮划艇和赛艇比赛,被公认为世界一流水平的角逐,我国七名赛艇女将却从强手之林脱颖而出,在所参加的三个项目的比赛中全部取得名次,而且首次拿到金牌。这次突破的关键在于赛前的正确决策。有关部门了解到新恢复的轻量级比赛有可能成为欧美赛艇选手的薄弱环节,当即决定派好手去冲击,结果,一举奏效。从这次突破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体育运动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如果能利用发展中出现的机会,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在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选手虽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并不等于不存在新的危机,一些优势项目尤其需要防患于未然。(本报萨格勒布7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