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乌兰牧骑”三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乌兰牧骑”三十年
  布赫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千里草原上的文艺轻骑队,从建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这支文艺轻骑队面向基层,扎根草原,把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农牧民群众,为繁荣和发展内蒙古的民族文艺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内蒙古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回顾历史,总结乌兰牧骑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的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深深扎根在群众中,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中,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和人民的心声。乌兰牧骑所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因而,她得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喜爱,成为千里草原上开不败的民族文艺之花。
我们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区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走几十里地才碰到一两个蒙古包,群众的文化生活非常贫乏。1957年,我们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试点中,建立起“乌兰牧骑”这样一种轻便、流动的文艺轻骑队,走浩特(蒙语,意为三五户的小聚居点),进蒙古包,既为牧民演出,又和牧民一同劳动;既做宣传工作,又为牧民带药、送书,创造了一套适应牧区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这样的文艺队伍,很快就推广到全自治区。毛主席曾先后5次、周总理先后12次接见乌兰牧骑,观看了乌兰牧骑的汇报演出,并且做了极为重要的指示。刘少奇、朱德、陈毅、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也都接见过乌兰牧骑,关心乌兰牧骑的建设和发展。乌兰牧骑还到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演出,总行程有10万多公里。同时,还外出在1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艺术团体之一。在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影响下,全国已有16个省、自治区建立了乌兰牧骑和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
十年内乱期间,乌兰牧骑也和全国其他文艺团体一样,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乌兰牧骑得到重新恢复和组建,获得蓬勃发展。现在全自治区已有50个乌兰牧骑,队员有1000多人。近3年来,他们共演出了8600多场,观众达480余万人次,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5700余个。在内蒙古自治区,他们拥有观众最多、演出场次最多、创作水平也最高。他们一年至少有6个月活动在农村牧区,每个队的平均活动都在150场次以上。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根据群众的居住条件,安排活动方式。有时甚至可以为一个观众演出。
在内蒙古草原人民的养育下,乌兰牧骑节目所表现的题材、主题、人物和艺术形式,都非常接近草原人民,适合草原人民的需要,富于草原的气息。因而,深深地得到草原人民的喜爱。住在草原深处的人们,每当听说乌兰牧骑来了,就准备好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奶茶、手扒肉,一定要请队员们吃、喝。艺术把乌兰牧骑和草原人民紧紧地联在一起。
30年来,乌兰牧骑还保持了自己一专多能、短小精悍的组织形式。一支乌兰牧骑,一般只有十几个人,深入下去,在蒙古包吃、住都很方便。由于人少,就必须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每个队员都能掌握几种本领。就是队长,也是既能搞演出,又能搞行政事务。他们一般都能掌握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根据演出地点的民族居住情况,可以分别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出。多年来,他们在坚持一专多能的同时,努力提高专业艺术水平,演出的水准越来越高。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放的气浪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吹进了新鲜空气。面对这样巨大的变化,作为文艺工作者,如何与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乌兰牧骑要在改革中迈出新的步伐,就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模式,应该勇敢地发展、创新。既要坚持乌兰牧骑长期遵循的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发扬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传统,发挥队伍多用、队员多能的优势,又要在挖掘和继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各兄弟民族、乃至各国有益的艺术营养,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吸收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节目。我们相信,优良传统加上新的开拓创造,乌兰牧骑的事业必将在内蒙古草原上,赢来更加蓬勃兴旺的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