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苍生》〔长篇小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新作

  《苍生》〔长篇小说〕
  作者 浩然 载《长篇小说》第十三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经济改革浪潮席卷了农村大地,地处偏僻的冀东“京门脸子”田家庄的人们,也受到这场大变革的冲击。他们中有的积极,有的消沉,有的困惑,有的随大流,有的坚持走集体致富的道路,有的则乘改革之机,以权谋私,大发横财。《苍生》以这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为背景,以“既不积极、也不落后”的老农民田成业一家“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古老传统观念在这场大变革中的变化和发展为轴心,形象地揭示了农村经济变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作家摒弃了那种以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为“经”线,以人物的相应活动为“纬”线来结构作品的模式,追求写人的心灵的辙印,从一个独特的生活视角,探索“人的命运的轨迹”,以“人”为主线,塑造了真实的人物形象。那个妙趣横生、富有八十年代时代特色的田保根,那个大起大落的独特命运形成瞬间万变心理的老地主巴福来,那个被生活愚弄过,反过来又想愚弄生活的支部书记邱志国……都给人深刻的印象。舍弃了从单一的理念出发,注重人物性格多方面的揭示,是《苍生》中一些主要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的关键,也是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一大突破。
生活召唤着文学,生活也召唤着作家。《苍生》的发表,表明对生活葆有真情的作家,只有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的艺术视角,才能深刻、真实地反映发展变化着的生活。(吴光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