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欧共体就科研发展规划达成协议 对西欧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就科研发展规划达成协议
对西欧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布鲁塞尔7月18日电 记者魏崴报道:欧洲共同体12国常驻总部的代表,于本周就“1987—1991年期间的科研发展总体规划”达成折衷协议。预计下周外长理事会将予以通过。虽然这个规划尚待9月份的科研理事会正式批准,但最后的障碍总算排除了。
这个科研发展规划,包括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发明项目,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二阶段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尖端通讯科研合作计划”,研究项目包括在防治艾滋病和癌症方面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服务的科研合作计划等。
此项规划与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实现,是密切相关的。它将在通讯、医学、高清晰度电视的技术方面制定欧洲统一标准,是12国的商品、资金、人员、劳务等自由流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规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共同体竞争能力、共同体55%的就业人员的工作,也取决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这个规划原订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拖延至今12国才达成一致,原因是在经费上扯皮。直到今年3月,担任理事会执行主席的比利时,在这项规划的预算问题上,同英国以外的其它10个成员国达成了妥协。即计划总拨款65亿欧洲货币单位,其中约10亿是已按以往计划签订了的,还有一笔约9亿待1991年后再拨出,称之为“规划尾巴”。剩下的一笔约有46亿,是主要部分,到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1991年底用完。英国拒绝全部接受最后一批拨款,主张从中先扣下4.17亿,在将来共同体制订新的预算章程时再予以解冻。
欧共体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的有关人士,对英国的立场颇为不满,责备它对科技合作、欧洲联合缺乏应有的热情,有把“科技欧洲”搞垮的危险,并对其坚持己见、毫不妥协的强硬态度,提出批评。然而,本月中旬,共同体其它成员国为寻求妥协开始向英国的立场靠拢。只是在冻结的具体时间上向后拖延。同时又从程序、文件措辞等技术问题上作了些改变,造成一个“皆大欢喜”的印象。
在科技领域里,共同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电子、微电子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在共同体的电子技术市场上,自己产品仅占19%左右。所以,想在尖端科学领域与美、日抗衡,12国是非要联合起来不可的。据统计,从今年到1991年,美国用于科研的经费高达1万亿欧洲货币单位,日本同期也将投入3400亿。共同体各国的科研预算这期间平均为4600亿。因此,各国舆论认为,共同体“科研总体规划”如果在经费问题上没完没了地扯皮,延误时日,显然是没有远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