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小镇上的青年词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0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小镇上的青年词人
王守荣
“《乡情》在北京获奖了!”5月里一个雨后凉爽的早晨,在邳县土山中学的校园里传递着这个好消息。
陈步春,今年23岁。在邳县房亭河岸边一个古老、偏僻的小镇——土山镇的一所中学里教生物课。他的童年是在家乡的小山村里听奶奶的歌谣和故事中度过的。“我在奶奶的故事里长大,奶奶却静静地走出了月光。”学生时代他是那么喜欢诗歌,他把一首首抒情歌曲的歌词抄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有空就看上一眼。四年前,他19岁便开始自己动笔写歌词。三年多来,他在《词刊》、《音乐生活》、《歌曲》、《音乐天地》、《解放军歌曲》等20多家中央、省市级音乐报刊上发表300多首歌词作品。《爸爸的身影》被谱成10多种不同的曲子公开发表、演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曾把这首歌作为《每周一歌》播放。他创作的歌词《乡情》谱曲后在全国首届民歌通俗歌曲大奖赛中获优秀作品奖,而且被选为电视剧《飞向银屏的歌》的插曲。最近,《乡情》又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和《词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歌词大赛中获二等奖。
去年5月,他应邀参加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年会,成了这个学会的一名年轻的会员。7月,徐州市音乐舞蹈协会和市电台、电视台等五家联合举办《时代的回声》征歌评选活动。陈步春作的词《爸爸的身影》、《打枣歌》、《煤港的早晨》、《煤的渴望》等四首歌词获奖。其中《爸爸的身影》选票最多。
陈步春的歌词自然朴实,仿佛月夜里大运河的流水。那新颖的比喻和自然巧妙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他在一首思念前方亲人的歌词《寄》中这样写:
裁一角纯净的蓝天,
作为我最美的信笺,
抽起几缕贞洁的月光,
串起我含羞的思念,
夜沉沉哟情绵绵,
星星儿落下作标点,
啊,一片真情捧给你,
捧在这相思的夜晚……
20出头的陈步春的名字已编入了《中国词家词典》。他没有陶醉在收获的喜悦中,仍执著地追求着。在那个乡村中学的校园里,他宿舍的灯光常常是最后一个熄灭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