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象山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1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象山的启示
象山,地处“苏南”、“温州”两种“模式”的交接地带,起步又晚,按习惯思路考虑经济发展战略,确有一个以学谁为主的问题。这个县的领导采两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经验,很能给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地区一些启示。
不同发展“模式”,都有自己发展经济比较成功的经验,但都是在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时机、特定的经济地理环境中孕育、诞生和成熟的。我们国家大,各地条件不同,硬套某一“模式”是不行的。过去,不少人对这一点缺乏认识,一哄而起,吃了不少苦头,这个教训,应当汲取。
其实,就是一些“模式”的发源地区,在经济发展之初,并没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套。恰恰相反,他们的成功,往往正是因为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老老实实循着经济运行的特定轨道前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模式”。倘若那里的领导一开始就企望按照现成的图纸浇注“预制件”,恐怕是难以创造出能供他人学习的经验的。象山县如果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多路并举,而是简单搬用某种“模式”,先入为主地规定一个要以什么为主,那就必然会挫伤、压抑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积极性。全县的经济,很难发展得这样快,尤其是乡镇工业,不可能在三年内增加5倍。
当然,照搬某种“模式”,风险可能小些,遇到非难,也可找到托辞。但是风险常常是与发展紧密相联的。只要真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是不怕担风险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