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田嘉禾的追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学界新秀

  田嘉禾的追求
  施晓亚
田嘉禾,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核医学会委员、秘书。1951年1月出生。1975年12月毕业于吉林医科大学。1980年6月赴澳大利亚威尔士亲王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半年。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总后科技成果奖一项。
田嘉禾日复一日地工作在γ照像机旁,为一个又一个焦灼的患者做着同位素造影检查。
今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工作结束,36岁的田嘉禾被任命为核医学科主任,并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他的成功之路,似乎一马平川。其实,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1980年,当田嘉禾作为核医学专业第一位出国留学生来到澳大利亚时,曾任亚太核医学会主席的麦瑞教授问他:“你准备搞什么题目?”
他很难回答。国内的核医学科起步较晚,医科大学当时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他搞核医学才4年,何况这次学习时间只有短暂的6个月。教授给了一个题目:《三项骨显像的临床意义》,这是核医学专业中的一个新课题。对于一名新手来说,这个题目似乎难了点。但是,田嘉禾知难而进,把这个科里存档的全部2万多份病例资料全部浏览了一遍。两个月后,他完成了研究论文。
很快,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搞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分流的定位诊断研究。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安全,经济,无创伤,易被病人接受,但是在心脏病的诊断上,还没有一套较完善的检查方法。开始,教授不以为然,认为过去也有人搞过,而没搞出什么名堂。田嘉禾不愿轻易放弃,一再要求:“我希望能试试这个题目。”
这时,半年的进修时间已经过去1/2。他白天参加常规的临床工作,只有晚上才能进入自己的研究。周末、星期天都扎在病历资料堆里。他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地做下去,终于积累了100多个典型病例。通过计算机反复对比分析,终于证实了一个新的观点:当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房间隔缺损时,同位素造影坐标曲线变化最明显的是右心室曲线;当先天性心脏病人室间隔缺损时,变化明显的是肺部曲线。这个观点,改变了以往只根据肺稀释曲线变化或相应部位曲线变化进行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不全面认识,使同位素心血管造影的诊断符合率达到90%。
同年的11月,新西兰亚太核医学会议报告了田嘉禾的论文。出席会议的美国专家听后,对麦瑞教授说:“这篇论文是这次会议的精华。”两年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这篇论文又一次引起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
多年来,他和全科同志一起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不少项目在国内领先。他曾与中医研究院合作进行“人体经络闪烁显像研究”,试图揭示经络实质,其中复杂的计算机分析程序,居然全是他自己设计编制的。(照片系于广利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