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希望在他们中间——看全国儿童足球夏令营技术测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希望在他们中间
  ——看全国儿童足球夏令营技术测定
7月20日上午,在青岛举行的走向2002年全国儿童足球夏令营进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技术测定,由专家组成的调研组评分。
哨声响过,刚才还象小鸟一样欢叫的娃娃们骤然平静下来。前两个动作是“脚背外侧运球”和“左右脚背外侧运球”,要数北京儿童足球学校的牟鑫和赵立军做得最成功。他们一前一后,自然地摆动双臂,用脚外侧推着球走。动作协调,好象比赛时在绿茵场运球挺进。掌声四起,赞语满场。
几个足球前辈说,看了孩子们的表演,觉得中国足球有希望。
8岁的牟鑫、9岁的赵立军确是两棵好苗。英国球王博比·查尔顿访华时看了他们的动作大加称赞,表示要把这两个孩子带走。教练贾宝华介绍说,牟鑫、赵立军很讨人喜爱,他们机灵而不淘气,聪明而不骄傲,勇猛而不粗鲁。
技术测定最引人的是颠球,孩子们排成两排,用两个脚背来回将球弹起。那一个个球好象用绳子系在他们的脚上,上下升降。开始大家为颠600次的队员鼓掌,进而又为颠1100次的欢呼。长春业余体校的李伯富颠了1125次,大家以为是最高的了,记者们立刻围去采访。教练介绍说,李伯富大腿受伤,现在还肿着,他最多颠过4565次。
谁知教练还未介绍完,东头又传来捷报,山东淄博队的于波竟颠了1284次,于是人们又一窝蜂地围了过去,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于波颠球,脚背平、球感好、稳定,球直上直下呈垂直状,而且不过膝。
看这样的表演真是一种艺术享受,更增强了对我国足球腾飞的自信心。
本报记者 黄振中 新华社记者 刘海民(附图片)
青岛市新兴儿童足球学校教练为小足球队员做示范动作。
新华社记者 王新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