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踏着大地的青年学者——记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发展经济室的科研群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踏着大地的青年学者
  ——记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发展经济室的科研群体
  翁杰明
几十年来,经济学界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只喜欢围着理论推演,而不太重视面对现实真正解决问题;同时只爱自己著书立说,遇上哪怕意义重大的集体科研项目也无意应承。如今,第一线告急:经济研究落后于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实际。经济学界的自身改革开始了。在这股潮流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室这个全是年轻人的科研群体,引人注目。
1986年10月,纽约,世界银行的总部来了3位讲学的中国客人:发展经济室主任何家成及室员杜海燕、宋丽娜。美籍著名经济学家伯德一见到年仅30岁、略有些消瘦的何家成时,立即象老朋友似地紧握住他的手。这位颇有些傲相的长者可不愿小看这几个年轻人,因为正是以何家成为首的一帮年轻人,几个月前让他领教了厉害。
当时,伯德作为世界银行的首席代表,到北京与经济所洽谈联合研究中国乡镇工业事宜。世界银行曾与我国的一些单位多次合作,由于中方提出的研究方案一度设计得脱离实际,世界银行感到不满。这次,伯德只想在中国呆两天,与中方代表见一次面,说是双方交换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际上只是准备将自己的方案交给中方,让中方照办。没想到,他的经验,使他作了错误估计。
研究乡镇工业的课题,是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所领导大胆地把这项任务交给何家成他们。经过反复磋商,他们定了几条原则:全部以第一手调查材料作为依据,不进行任何猜测;按照各人的专长分工,同时邀请所外搞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的研究人员,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电脑处理信息……面向实际,动员了群体的力量,事情似乎简单了许多。无非是熬夜,在所会议室的沙发上和衣而卧,半夜吃个馒头充饥。不到半个月,厚厚的4本方案问世了。谈判那天,伯德仅仅出于礼貌,把何家成递给他的方案翻了一下,可是这一翻,表情迅速由傲慢变成惊讶,直至充满敬意。他连说:“太好了,我们的方案撤回。”以后,只要有时间,无论白天晚上,他都跑到经济所商讨问题,谈判由预定的1次变成10次。
何家成他们回访了,世界银行给予较高的待遇,让他们在总行的大报告厅里宣读学术报告。当地报纸称这次报告为“有关中国经济的最佳报告”。这是一份提出在企业中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以深化城市经济改革的报告。城市经济改革已进行多年,成就却远不能与农村改革相比,假使说家庭承包责任制这把“金钥匙”实现了农村最基本的资产——土地由生产队到家庭的转移,从而打开了农村经济的财库,那么城市经济的“金钥匙”又是什么呢?何家成他们思考着。这帮年轻人总是牢牢盯住现实经济中的症结。以前提出的对策,不少已成为经济改革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满足。他们整日扑在资料查找与实地考察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得出结论:只有抓住资产这个关键,实行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才能带来企业的活力。《中国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与思路》问世了,在经济学界引起轰动,全国一大批报刊纷纷撰文介绍,国务院领导人也给予高度评价。
先是辽宁,然后天津、湖南……不到一年,20多个城市试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接着,他们又推出了《二论中国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与思路》。这篇文章不仅进一步阐述了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试行效果,还使他们在不久前获得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第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最近,在实地调查时,沈阳的一位厂长激动地对他们说:“你们救了我们厂。”这个厂连年亏损,接近倒闭。实行他们的方案后,没几个月便开始赢利。目前试点单位的普遍反应是:资产经营责任制重新组合了企业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了经营者与生产者的积极性,挖掘了企业的内部潜力。
“发展经济室正式成立不到一年,8个人已经发表或将要发表的论文、专著、译文远远超过100万字,”资产经营责任制课题组负责人杜海燕不无自豪地说:“踩着现实的大地,发挥群体优势,正是我们表现出超常能量的秘诀。”(附图片)
何家成(右)在与该所科研组织处长研究新的项目。
新华社记者 杨飞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