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八一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军民之间征文

  “八一林”
济南军区某师在山东昆嵛山区坚持植树造林已10年有余。如今,这里远山近岭,已是满目青翠,生机盎然。当地乡亲们称这片森林为“八一林”,并在苍茫林海中修建了亭阁,树起了石碑记载子弟兵绿化荒山的功绩。
我们来到“八一林”,听到了许多指战员们爱护“十年树木”的故事。在今年3月,这个师的直属队和一个团奉命执行在昆嵛山区开挖电缆沟的任务。施工经过的地段要损失一部分树木和庄稼。部队按照预算给当地付了“损失费”。但是,部队在具体施工时,指战员们都惜树如命:遇到成材的大树“绕道走”,遇到小树重新移栽。特别是在碰到需要放炮的岩石地段,干部战士怕炸坏周围的树木和庄稼,尽量不放炮、少放炮,挥镐舞钎一点点地刨。
七班开挖的地段上有一棵果树,每年结果四五百斤。虽然部队给这棵树的主人赔了钱,可是,战士们看到吐绿冒芽的果树下不了手。大家围着树思来想去,终于决定在树下挖出一条“地道”,让电缆从树下穿过去。
现在的昆嵛山区,已不是小说《苦菜花》里描述的那样穷困了。一到春天,桃红李白;夏秋两季,更是果实累累。师通讯营驻在昆嵛山区的六度寺,营房前后尽是苹果、梨和核桃树。到了收果时节,战士们出门果碰头,推窗果碰手,可是谁也没有动手摘过一个。林场的同志和当地乡亲们常对干部战士说:“栽树时你们出大力、流大汗,你们也是果林的主人,想吃果,自己摘。”干部战士总是笑着说:“咱有植树的义务,没有随便采果子的权利!”
有功不自恃,栽树不谋私。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的师长张朋友已扎根昆嵛山区12个年头了。12年中,他年年带领指战员在山上挖坑植树,经他手种活的树上万棵。但是,这位育林人的家庭,有数的几件旧家具是好多年前公家配发的,不少衣物还堆在纸箱子里。林场领导多次登门提出给他批些木料打家具,他都一次又一次婉言谢绝了。他说:“昆嵛山长成一棵树不容易。越是俺亲手栽的,俺越心疼。”
新华社记者 王志耘
新华社通讯员 李庆海 杨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