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为我国民族轿车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将轿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 通过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建立起先进水平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4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我国民族轿车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将轿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
  通过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建立起先进水平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
本报上海7月24日电 记者林钢报道:上海市已将轿车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这标志着轿车工业在上海已从童少年时期走向青年成长期。
江泽民市长在接见本报记者时说:把上海建成轿车工业基地之一,这个决心过去、现在、将来都决不动摇。所需资金将以自我积累、自我增殖为主,争取国家支持。他认为上海发展轿车工业时机已成熟。
根据国务院指示的精神,上海市政府最近作出一项重要决策:从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入手,逐步建立起轿车工业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为上海轿车工业,进而为全国轿车工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观察家认为,这可能是一条发展轿车工业的新路子。时至今日,发展轿车工业当然不能再走“大而全”的老路。而进口散件,国内组装整车的方式,已为国内外经验证明不能发展民族轿车工业。桑塔纳是属于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轿车,桑塔纳国产化了,国内其他轿车车型的零部件也就可以国产化。而我国自己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一经建成,大批量装配高质量轿车要容易得多。
江泽民说,上海是国内生产轿车最多的城市,具有长期、连续生产轿车的经验和国内配套的基础,完全国产的上海牌轿车从1957年以来累计已生产5万辆。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也已有两年多历史,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现代化轿车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到今年年底,累计装车将达2.2万辆。随着桑塔纳国产化的完成,上海轿车工业正从50年代的落后水平,逐步推进到8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100余名专家、教授,经过10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和讨论,已经提出了一份建设上海轿车基地的前期可行性咨询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根据这个报告,上海将以生产中级轿车为主。未来的轿车基地在安亭镇。
上海市政府最近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进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速纵向和横向的零部件配套建设。
李肇基副市长说,确保到1991年完全履约,桑塔纳国产化率达到83.3%。他们的口号是:赶上进度,力争提前。
这两年桑塔纳轿车国产化进程缓慢,远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目前的国产化率占整车成本为24%。6月中旬,国家经委副主任朱熔基率调查组到上海,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期望。
这之后,市政府立即成立了以黄菊、李肇基两位副市长为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由计委、经委、建委、外经贸委、财政、银行及有关综合部门参加,任务是动员和协调全市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地支援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
市政府已调派市经委副主任陆吉安兼任上海汽拖公司总经理、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办公室主任,统率纵向、横向的国产化领导工作。市里还正在抽调得力干部,充实和加强汽车行业的各级领导班子。
目前全市汽车行业的工作重点,都已转到国产化上来。明确了责任制,桑塔纳国产化,由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负主要责任,正在制定逐年的国产化计划,今后国家将逐年减少进口散件。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德方副总经理马丁·波斯特表示:国产化是双方的共同任务。马丁还表示愿意帮助德国退休专家到承担配套生产的企业当顾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