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邵令方治食管癌独树一帜 术后五年生存率达4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邵令方治食管癌独树一帜
  术后五年生存率达40%
本报讯 记者艾笑报道:美国胸外科权威塞拉教授4年前曾说:“在技术先进的美国,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6%。大多数国家对食管癌的治疗态度悲观,唯有中国例外。”
中国的食管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是多少?平均20%,其中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邵令方教授的这项指标是40%。
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的邵令方,40年代起从事胸外科临床和研究工作,造诣精深。1965年,他携眷下放河南省林县。林县的食管癌发病率高达162/10万(世界平均发病率为7/10万)。从此,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成为医治食管癌的专家。
他发现,早期食管癌及时治疗能100%痊愈。于是,便一边积极治疗中晚期病人,一边对全县30岁以上成年进行普查。首批,在3.4万人中发现800多患者,80%属早期。普查范围扩大到周围几个县,大批青壮劳动力从食管癌的“虎口”中被抢救出来,重回生产第一线。
在治疗中,邵令方时刻不忘贫困群众的需求,对手术方法做了大量改进。在不去除肋骨、不输血或少量输血(100cc以下)的情况下,使手术由原来4至5小时,缩短至两小时,手术费由300多元降低到100元。
食管癌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是食管胃吻合口的缝接,结合不好就产生瘘。瘘一旦发生,就会引起胸腔严重感染,死亡率很高。邵令方先后创造了“食管胃包裹缝缩术”、“食管胃吻合器”、“食管胃腔内吻合法”,以及为防止术后食管狭窄而发明的“食管置入法”。这些独特的有效技术,使他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只有1%(国外这项指标是10%左右)。
20多年来,邵令方创造的6123例中晚期食道癌治疗成功的记录,为医学界公认。他的癌瘤切除率达到96%(国内平均80%、国外平均60%),手术死亡率在2%以下(国内平均5%、国外平均10%)。
今年65岁的邵令方眼不花、手不颤,仍然活跃在手术台前。他走到哪里,示范手术就做到哪里,把自己的技术无私地介绍给同行。在河南省,20多年里他已培养出100多位技术高手,其中有15位已获得主任医师职称。
中国的食管癌发病率为40/10万,属高发区国家。攻克这一顽症,对我国和世界其它高发国家有指导意义。邵令方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已完成有97万字和500多幅图片的一本专著——《食管外科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