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一个青年作曲家的追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4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个青年作曲家的追寻
  陈原
听青年作曲家叶小钢的作品,似乎能从中感受到视觉世界与听觉世界的某种深层联系。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直视丰富芜杂的人生,他不断用自己的音乐语言,陈述着内心起伏荡漾的波澜。他最不喜欢轻狂的呐喊,也讨厌矫饰的溢美,他渴求的是情感的净化和生命力的震颤。
数年前,他的《地平线》、《老人故事》、《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八匹马》等作品在乐坛产生强烈反响。《地平线》表达了那个时代人的心境,长期压抑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企图达到一种欲望的满足,得到力的享受。整部作品洋溢着宏阔之美,令人隐隐约约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历史身姿。《老人故事》给听众的是撕心裂肺的感觉,音乐形象有些凄惨、苍凉,可是最后的那声大锣,敲得发聋启聩。照小钢的说法,这是对历史、对旧观念的挑战。《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1 9 8 3年他的毕业作,生活内涵深刻,对一代知识青年的苦闷心理,做了细致的表达。《八匹马》的夸张效果很突出,有类似“黑色幽默”式的嘲讽,冷笑着评说世态,但无肤浅轻薄之意。
如果说注重精神上的深沉思索和强烈的社会意识为他的作品带来魅力的话,那么,手法上的出色尝试则给他的作品注入勃勃生机。小钢的有些作品,如《地平线》等,属于泛调性;有的作品,如《西江月》等,属无调性。这种泛调性与无调性,加上丰富的和声语言、多声技法的独特使用,以及对民族神韵的追寻,给他的作品染上了鲜明的色调。
今年5月,在日本由一家邦乐团演奏了他的一部新作《三迭》,作品以中州古调、苗族民歌和藏族民歌为素材;而作于今年初的另一部同名作则运用了广东地方音乐为素材。调动民间音乐的因素,利用现代创作手法构思、组合,这是小钢以前一直摸索、实践的。从他近来的创作可以看出,他仍然在坚持自己的这一追求。
去年和今年,小钢还为中日合演的芭蕾舞《一衣带水》,为电影《湘女潇潇》、《死神与少女》作曲,还创作了雅乐《和》……近两年来的这些作品,特别是《三迭》,在构思和手法上也出现了一些与从前不大相同的地方,可以说是相对地沉稳了,没有那种感情迸发时的冲动。但小钢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自己过去的探索,只不过是创作面更加拓宽了而已。
眼下他正在构想几部新作,一部是为年底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中国现代作曲家钢琴作品音乐会而作,一部是为一出舞剧而写,还有一部是……小钢期望这些作品能达到一个更高层次,是否如愿?回顾他以往的追寻,他走过的道路,我的眼前是豁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