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张增毅和《猫耳洞》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6
第1版(要闻)
专栏:凡人新事

  张增毅和《猫耳洞》报
在云南老山前线,有一张深受干部战士喜爱的油印小报《猫耳洞》。这张别具一格的8开小报,出自一位从未办过报的年轻姑娘之手。
她叫张增毅,是去年夏季到前线代职见习的北京军区卫生学校毕业学员,干部战士亲切地叫她“张总编”。
张增毅报到的那天,看到一位伤愈出院的小战士在整理行装时,小心翼翼地把一本已经翻得起了毛的《中国青年》杂志放入挎包。她不解地问:“一本旧杂志要它有什么用?”小战士说:“你知道吗,书是阵地上的宝贝!我下来时班长给我下了‘命令’:一定要带几本书回去。”
张增毅被深深感动了。她产生了一个想法:为猫耳洞的战士办一张小报。她的想法得到队长的支持。经过3天的准备,《猫耳洞》报创刊号带着油墨的香味,同猫耳洞里的干部、战士见面了。
战士们身在猫耳洞,心系天下事,她就专门开辟了“每周大事”专栏;战士们喜欢唱歌,她每期刊登一首战士们喜爱的歌曲;为了活跃猫耳洞里的生活,她精心设计了“天天快乐”专栏,专登漫画和幽默小品,逗得战士们捧腹大笑;而战士们那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战地诗抄”和“今日两地书”,则常常使读者潸然泪下……
张增毅和几位女战士合住在阵地上一间阴暗潮湿的木板房里,《猫耳洞》报“编辑部”就设在她的膝盖上。白天工作繁忙,办报只能在夜里。细嫩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奇痒、红肿、溃烂,袜子粘连在腿上……
不久前,张增毅实习期满就要和她的读者分手了。她怀着依依惜别深情,在最后一期的《猫耳洞》报上写道:“战士的精神,士兵的热血,已汇入我的血脉,激荡我的胸怀……”
新华社记者 赵苏
新华社通讯员 王金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