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戎马生涯女儿情——“中国女兵征文”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8
第8版(副刊)
专栏:

  戎马生涯女儿情
  ——“中国女兵征文”活动侧记
  建征
半年前,为了纪念建军60周年,《昆仑》编辑部、《中国妇女》杂志社和《中国妇女报》社联合向全国发出了一则征文活动启事:“……我们热切期望广大女军人和曾在军中度过一段生命岁月的女性拿起笔来,描绘女军人生活和女军人眼中的世界,为文学和新闻画廊增添更多的女性的英姿风采……”
应征的稿件纷纷涌来了,汇集了祖国山河的阵阵长风,送来了军旅姐妹们的片片真情。作者履历中标示的年龄,最小的还不到20岁,而年逾古稀的老前辈更不乏其人。我们的作者来自中国革命每一个历史时期入伍的娘子军们,她们用曾经拿过枪的手,又拿起笔来。
“我是一个妈妈兵,孩子今年两岁,我白天要训练、值班,回家要做饭带孩子,这篇稿子是在孩子睡了以后,利用十几个晚上写成的……”“我就是要写一写这些妈妈兵,她们做的很多是男军人做不到的……”读着这样的信,我们常常会热泪盈眶。已经离休的73岁的老红军康捷大姐,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却两次蹒跚地爬上编辑部三楼送稿,她拉着我们的手恳切地说:“我的稿子艺术性不行,我不是作家,我就是要表示一下对你们这个活动的支持。”
读了大量来稿之后,我们才明白这是一次女军人们对自己军旅之路的回顾、总结、思索的机会,是她们从军人加女人这个角度对社会的审视和探讨,这其中意义远远深刻于一次文学庆祝活动。原在空军某部当兵现已转业的张欣,在她的散文《绿字》中写道:……我也穿日本产的合体的套装,也剪发尾微屈的“秀姿”发型,也化不为人察的淡妆,但是一外出办事,人们总是说:“你当兵的年头一定不短吧?”就仿佛身上被烙上了一个深深的“绿字”……那绿字便是军队馈赠给女孩子们的礼物:质朴、爽直、坦诚,在她们走入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时,有了绿字的点缀便显得更美。人们常常感叹女人的生活与事业的不可调和,而作为军人的女人,这其中的艰难则更胜一筹。总政话剧团创作员燕燕在她也做了母亲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自己在那偏远的山沟当新兵时,女连长为了把她们训练成真正的军人,决然给刚满月的儿子断了奶的内心苦楚,她为此深情地写下了散文《边边沟絮语》。这几篇作品为我们军队中数万个默默工作着的女兵们向社会大声呼吁真诚的理解和关注。军人离不开战场,从龙志琴的《蓝烟》和王颖的《带褐色斑纹的小老虎》两篇小说中,便可以进一步地思索当代军队女性与当代战争的关系。
80岁的蹇人的《千里从军记》和76岁的黄杰的《两湖书院话当年》,同时写到了当年的武汉中央军校,写到了在中国大革命的浪潮中诞生的第一支中国女兵队伍。这两位老大姐能亲眼看到由她们奠基的中国娘子军已经发展成为如此壮大的队伍,她们可以欣喜地告慰当年牺牲的同伴了。新四军时代的女兵罗琼、林果寄来了真情动人的散文;1938年入伍的老作家菡子从正在写作中的长篇小说里选取了最喜爱的一章《红叶无恙》。《红军浪漫曲》这个题目是十分吸引人的,军队中年女作家铁竹伟机警地抓住了这个过去不曾打开的题材领域——老前辈们的恋爱婚姻故事。这一段当年被认为仅属于老红军自己的打算,而且永远保存在心灵深处的秘密,还是留给孩子们更好。可能青年们在今天的爱情生活中需要这个历史的参照吧。
征文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走访了几位老大姐。年近八旬的李贞将军说:“你们办了一件好事,谢谢你们。”我们也向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大姐致谢,她从始至终替我们出主意,想办法,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老红军张文大姐愉快地给我们讲起了她同洪学智部长的草地结婚:“长征的时候有什么呀?两块门板一拼,一碗青稞面,就算是仪式了。结婚后三年不在一起,谁知道谁到哪去了,我以为他牺牲了,他以为我走丢了……”毫无疑问,这将会是我们的《红军浪漫曲》的续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