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中医学及东方文化应是开放体系——就中医哲学问题与傅景华同志商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2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争鸣

  中医学及东方文化应是开放体系
  ——就中医哲学问题与傅景华同志商榷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王强
贵报1987年3月18日第三版载傅景华访问记,文中傅景华同志就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中医哲学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就此提出不同看法如下。
中医哲学是过时的自然哲学,不能作为中医学的“科学依据”而永远存在下去。要通过实践,不断用新的医学知识替换出中医学中的哲学概念。
傅景华同志认为,研究中医哲学可以“为中医学寻找坚实的科学依据”。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众所周知,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与医疗实践分不开,中医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其依据首先在于千百年来的临床事实。近年许多学者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医学理论概念(如藏象、经络、证等)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不但为中医学找到了部分科学依据,而且对于发展中医学理论提供了实验基础。
中医哲学的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神的学说,以及天人相应的思想。中医哲学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历史局限性,它的严重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胜说,反映了古人对事物之间或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的认识,这是有一定辩证法思想的。但五行学说中实际观察的根据较少,推演想象的成分较多,因此,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虽然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但终因是过时的哲学理论,不能作为中医学的“科学依据”而永远存在下去。
中医哲学的主要内容集成于《内经》。《内经》的哲学其实是包含着当时医学方面一切知识的哲学。因为当时的科学还没有很好地分化,哲学不仅是古人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而且常常用虚构和想象直接弥补了古人对各种实际知识的不足。恩格斯把这种哲学称为“古代人天才的自然哲学直觉”。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提高,各门科学不断分化成熟。先进的自然科学不再需要某种凌驾其上的自然哲学。现在唯有中医学仍然在自然哲学的束缚之下,可以说中医哲学已经成了中医这门古老科学发展为一门成熟的现代科学学科的重要障碍。我们研究中医哲学,目的不是从中找出中医学“坚实的科学依据”,而是要逐渐把实际医学知识从中医哲学中剥离出来;并通过实践,不断用新的医学知识去替换出中医学中的哲学概念。这也就要求中医学逐渐形成开放体系,主动吸收现代科技,以发展自身。
离开物质实体的“过程论”必然走向唯心主义玄学,不能作为中医理论建设的方向。傅景华同志认为,西医及西方哲学是一种“实体论”的认识方法,而中医及中国哲学是以“过程论”为主的认识方法。他举中医“气”的概念为例,认为无论用现代科学的任何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实体,还是用功能、能量“都无法解释”。我认为,中医基本概念“气”的实质虽然现在尚未完全搞清楚,但绝不可能是一种脱离了物质实体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思议的,任何所谓物质之外的时间和空间“过程”都不过是空洞的抽象。中医的“气”其实是有其物质实体为基础的,否则不会有“气虚”、“气实”、“气之多少”等概念产生。我不同意把中医的认识方法称为“过程论”,离开物质实体的过程论必然走向唯心主义玄学和不可知论。这不是中医“自身主体性理论建设”的方向,而是后退。
中西医乃至整个东西方文化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相反互补”的关系中。各地区文化终将转变为世界性文化,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学的统一也将是不可避免的。傅景华同志认为,中西医乃至整个东西方文化“不能互相解释、互相推导,也不能互相代替、互相包容”,“是一种相反互补的关系”。我认为,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任何坚持封闭模式的民族文化都将无法克服愚昧,最终导致自身的消亡。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示了各地区文化最终将会向世界性文化转变的总趋势。我们可以说,东西方文化包括中西医学的交汇与统一也将是历史的必然。应该看到,至今中西医学的交汇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所面临的阻滞力量还是很大的。不少人在理论上也同意中医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但一提到现代医学却又格格不入,似乎现代医学不是与中医学最接近的现代科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