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拥护对反历史主义倾向 展开群众性的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1-17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拥护对反历史主义倾向 展开群众性的批评
编辑同志:我觉得杨绍萱同志对于戏曲改革所坚持的反历史主义的观点,牵涉到了我们戏曲改革政策的基本问题,这个争论是带有原则性的。因为这种倾向在若干地区的戏曲改革工作中已经发展得很严重,如果不将这种错误思想予以彻底批判,加以纠正,那么会把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遗产变成不伦不类的东西。例如宣城县某越剧团曾上演一个名为“抗秦援赵”的戏,把秦国的使者故意安上一个大鼻子,满口洋腔,以暗示此使者是“美国佬”。广德县某剧团上演“珍珠塔”时,把后半部硬改成方卿没有中状元,而去参加了李闯王的革命队伍,并由方卿口中暗示知识分子只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才有出路。南陵县某剧团在上演“闯王进京”时,甚至加进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等口号。难道这些将现代的事物和现代人的思想硬加到古人身上去,是如杨绍萱同志所说的“合乎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吗?很显然,任何脱离历史的真实性和时代条件而用捏造或随意添改的方法,对于戏曲改革工作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我们必须对戏曲改革中的反历史主义倾向进行斗争,因为这问题具有普遍性,所以这个论争不但对于杨绍萱同志是很好的教育,而且对人民的戏曲事业也是有利的。
皖南宣城专署文教科 吴运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