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马六甲的梦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1
第7版(国际)
专栏:海外游踪

马六甲的梦幻
薛奕明
马六甲海峡,我在上小学时就被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关于它的奇风异俗的传说所吸引,遐想着能实地一游。但,这似乎只是朦胧的梦幻。然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不久前,我来到马来西亚,主人又热情地安排我们从吉隆坡去马六甲。
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飞奔。眺望窗外,郁郁葱葱。马来西亚真是得天独厚,气候暖和湿润,万物丛生。公路两旁景色不断更换,有时出现一大片高耸挺拔棕榈树,显示着热带特有风光;有时又出现一望无边的丛林,古木参天,犹如进入绿色林谷。车行一段时间之后,窗外绿色即为楼宇房舍所代替。我们已来到马六甲州府所在地。
站在州政府广场眺望,面前是蔚蓝色的马六甲河,河边棕榈和其他树木参差其间,轮舟可见。广场一边的古旧城堡,俯视大河,远眺大海,这是1511年修起的圣地亚哥要塞。
我们参观的独立博物馆,展示和纪录了马来西亚人民为反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终于取得民族独立,建立马来西亚国。
圣保罗山下,我们拾级而上,经过一个旧古堡来到山巅。远处只见蓝色波浪滚滚,浩瀚无边,马六甲海峡曾引起多少梦幻和遐想!我浮想翩翩:中国和马来西亚已有二千多年交往历史,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曾5次抵达马六甲。我眺望着大海,好象看着这位三保太监当年率领2万多名水手,乘坐几十艘大船,破浪而来,带来了友谊、文化和各种手工业品,撤下了中马人民友好的种子。马来西亚朋友说,马六甲也是历经沧桑。相传,几百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破落的渔村,当时有位王子避难到此,后来脱险。他发誓要在这里建立起一座城市,由于当地有一种树名马六甲,他就将这里命名为马六甲。马六甲的崛起,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枢,逐渐繁荣起来,14到16世纪的满刺加王国在此建都。当时黄金、丝绸、茶叶、香料以及来自邻近国家和欧洲、南美的物品在此转运。马六甲地处要冲,遐迩闻名,也招来了征服者,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人交替统治,凄风苦雨,伤痕斑斑,直到1957年才获得独立。
从山上下来,我们到了“宝山亭”,这是为纪念郑和而建的三保公庙。门前大花圃正盛开着红花,还有棵大树华盖亭亭,掩映着门匾上写的“宝山亭”三个字。门两旁有副对联,上联是“五百年前留胜迹”,下联是“四方界内显英灵”,可算是对郑和历史的评价。大门飞檐上是彩龙戏珠的瓷塑。进入庙门,在庙宇深处供着郑和塑像,润颜白髯。据说,这是郑和最后一次来马六甲时的形象。马来西亚朋友神秘地对我说:为什么这个庙称三保庙呢?1407年郑和自中国到马六甲,他乘坐的船在龙骨上突然出现一个洞,险些遇难,正在危急时,有一条叫做“三保”的鱼,紧贴洞口,才使郑和的船免遭海难。为了纪念郑和建了这座庙,供了塑像,为了这条建功的三保鱼,便把这庙称为“三保庙”。
在宝山亭右侧有一口水井,称“苏丹井”,当地居民都叫“三保井”(见图)。相传是中国皇帝把他的女儿嫁给马六甲苏丹,中国公主带来的随从挖掘了这口宝井,即使在最干旱的时期这个井也从未干涸过。郑和在马六甲时也经常饮这井水,故不忘马六甲,多次重访。后来流传谁只要饮此井水,必定会平安重返。我们来到井旁,只见四面是厚厚围墙,井上是用钢丝编织的网封着,只见井泉清澈,井中沉积许多铜钱。这是因为求水的人太多,只得用网封住,人们便投铜币代替井水,求保平安,重返马六甲。我们在宝山亭的时候,庙里一位老太太捧出一壶水说:“这是三保井的水,喝了能再回马六甲,你们多喝一杯吧。”我们捧着水兴奋地一饮而尽,盼着他日故地重游。
离开马六甲已是星星闪烁,皓月当空了,万家灯火中的马六甲渐渐远去,在黑夜中慢慢消失。然而,梦幻般的马六甲却深深地印在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