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古瓦与毛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3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古瓦与毛衫
王向东
五代宋初有位著名的文字学家徐铉,这位文字学家看来在学术上并不保守,所以与句中正等人一起校订《说文解字》时,敢于新补十九字于正文之中,而且还以经典相承、时俗通用为根据,把《说文》上没有的四百零二字附于正文之后。但他以古瓦为砚和鄙穿毛衫的故事,却显得思想陈旧。
据《事实类苑》载,“徐铉工篆隶,好笔砚”。他当时听说“邺人时得铜雀台古瓦,为砚甚佳”,就羡慕得很。恰巧有个朋友调去当邺令,拜托了好几年,总算弄到了两块铜雀台上的古瓦,“绝厚大”。于是立即叫工匠凿成砚台,“注水将试墨,瓦瘗土久,枯燥得水即渗,又注之随竭”。不管用什么办法,“终不可用”。一点实用价值也没有的古瓦做成的砚,被徐铉当成了宝贝。然而,对于极有实用价值的毛衫,徐铉却由于陈旧僵化的观点作怪,坚决不穿。《丁晋公谈录》记述说,“徐铉职居近列,虽盛寒,未尝披毛衫。或诘之,曰:岂有双阙之下,衣戎服欤?”他不但自己不穿,而且对别人穿也很反感。《明道杂志》云:“徐铉入朝,见士大夫寒月衣毛衫,乃叹曰:“自五胡猾夏,乃有此风。”鄙之不肯服,在邠州以寒疾卒。”仅仅因为毛衫是进口货,就盲目地“鄙之不肯服”,甚至宁死也不穿,这就未免太可悲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