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朝鲁作我们的向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4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朝鲁作我们的向导
本报记者 肖荻
没想到,距离中蒙边境不到百里,地处荒漠的边境小城海流图镇竟是这样的整洁幽雅。那平坦的柏油路,那触目可见的庭院花栏,那巍峨的电视发射台……处处让人感到清新。
居住着蒙古、汉、回、达斡尔等8个民族的乌拉特中旗,丘陵和山地面积共占总面积的89%,那一眼望不到边的乌拉特草原,要跑上二三十里才看见一两间房子。尽管茫茫漠野无一路标,外来人简直认不清东西南北,但向导还是准确地把我们引到要去的地方。
向导是这里的旗委书记、蒙古族的大学毕业生朝鲁。他人相当胖,但很灵活。憨厚,也很机智。相处几天后,我们发现他更有一种内在的美。
这个旗从1985年7月16日至今,没下过一场透雨。降水量比正常年景减少80%。严重的干旱造成草场干土厚达一尺多,牧区的3000多眼井缺水的达1700 多眼。就在今年7月初,这里刮起一场罕见的八级恶风。乌拉特中旗面临严峻挑战。
蓦地,前面出现了一片浓绿的田园。户主额尔定达赖引着我们看他种的玉米、土豆、萝卜、西瓜。他家的500多只羊、63匹马、10头牛、两头猪正在远远近近草地上嬉戏。这里是大灾之年少有的兴旺景象,原因是主人花5000多元打了眼大口井,施用地膜育苗,胶管引水浇灌,饲草自给有余。主人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女主人斯琴端出风干羊肉、奶茶待客,并说家常:
“大集体那时候,我们只有一只公羊,还老叫我们割尾巴!现在……”
从额尔定达赖家出来,朝鲁书记领我们看了朝格里布等两家用干打垒圈起的“系列化草库伦”。这两家合资7000元打井浇地48亩,杂粮、蔬菜、苜蓿长得生机一片。当年投资、当年受益、农牧结合、饲草自给有余。
原来,这一地区虽旱得够呛,但地下水丰富,只要走植草养畜的路子,把钱用在刀刃上,就能增强抗灾保畜的能力。面对旱魔逞凶,朝鲁书记发动干部分片包苏木乡镇,下去传经送宝、穿针引线,引导牧民增强对草牧场的投入,并推广农牧结合的科技措施,合理解决以草定畜问题。让实行了双承包责任制的牧民,真正把草牧场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建设权结合起来。
我们随着朝鲁每到一家,他似乎连谁家有几只什么色的狗都很清楚。牧民的孩子们拥到他怀里来厮混,户主跟他谈心事。在木尔其格牧业点吃午饭时,朝鲁引吭高歌和一些蒙古族姑娘合唱,全屋人击掌唱和,欢声笑语。他就是这样一个书记。
朝鲁引着我们看了旗里的民族用品厂、绒毛厂、皮件厂、食品加工厂……这里正在大办乡镇加工企业。过去这个旗出产的200多万斤羊毛只能卖原料,受益甚少,去年绒毛厂投产后当年收回了投资。产品全部出口。朝鲁兴奋地说:“草是根本,畜是基础,乡镇企业是突破口!”
就这样通过上上下下三年艰苦奋战,这个旗抗灾保畜取得的成就是:1986年全旗牲畜实现了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的指标。就在这大旱之年,开发和利用了缺水和无水草场478平方公里,封滩育草4万多亩,牧区配套草库伦打井160眼。去年全旗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400 多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104%,农牧民收入增长了两倍多。
面对畜牧业生产因天灾而造成的不稳定局面,朝鲁说:“请看,这是我们这里群众创造的好办法!”
那是一道道堤坝,坝前草旺地湿。筑起坝后,雨水也可拦住,地下水位随之提高。朝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来这里作一番科学实验,对草原上的水土保持进行总结提高。
朝鲁情恳意切。内蒙古有辽阔的草原。他的呼吁,是值得重视的。(附图片)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旗委书记朝鲁(右)深入牧区和牧民一起喷灌草库伦。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