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诈骗的劣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4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诈骗的劣迹
苍松公司某些人及有关人员在玩弄“馈赠肥料”的把戏中,一个重要的手法是骗。这一点,人们是知道的。但是,他们用什么办法行骗,恶劣到什么程度,却是一般善良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
就苍松公司及某些人的行为来说,称他们为卑劣狡诈,实不为过。在诈骗活动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们无中生有,招摇撞骗,是寻常事。然而善良的人们万万不曾料到,他们造谣竟造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文件”头上。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个小小的苍松公司,谁知你坐落何方,干何营生?难道你干什么,还需要我们国家最高一层的权威为你连续作指示、发文件不成!这本是痴人说梦般的故事,极易戳穿的谎话,可是,有些人竟然相信了。只要有人相信,骗过一时,造谣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在造谣者自以为得计的时候,他们的脚已经踏进了自己掘下的陷阱,给自己确定了不可逃脱的罪责。
记者的调查汇报中,提到了一个叫何立兴的人。他是现役军人,一个政治处的干事。但不知为什么,何立兴放着正业不干,却跑到苍松公司那里,瞎编了一套“馈赠肥料”经化验
“无毒无害”的谎话。这和他的本职有何相干?他的目的何在?想从中得到什么?都令人费解。但是,不管怎样,他的这种“公司生涯”,看来是应该结束了。
今天本报记者所揭露的,是苍松公司及某些人诈骗劣迹中的一部分,现在展示出来,目的在于期望读者在阅读思考之余,提高必要的警惕性。而对某些公司来说,前车之鉴,更是不可等闲视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