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青藏线上今朝更好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青藏线上今朝更好看
本报记者 王谨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条海拔最高、线路长达2000公里的柏油公路。这条公路从西宁到拉萨,穿戈壁,跨草原,越昆仑,横贯世界屋脊,被藏族人民称作带来幸福的“金色桥梁”。
“八一”前夕,记者应解放军总后勤部的邀请,沿着漫长的青藏公路,采访了沿线的兵站和生活在高原的官兵。
慕生忠和他的接力者
1951年7月,当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民运部长的慕生忠,率领进藏独立支队浩浩荡荡从兰州出发进藏。14个月后,慕生忠又风尘仆仆,穿越横断山,徒步跋涉100多天,走到了重庆。一条路线怎能适应西藏建设的需要?他心里盘算着另辟新路的可能性。
就在慕生忠将军出藏不久,西藏驻军部队的粮食供应时有紧张。西北局决定派驼队运输补充供给。慕生忠挑起了西藏运输队政委的担子。他带着刚从朝鲜战场回京的彭德怀司令员特批的6辆汽车和一支骆驼纵队,满打满算千把人,上路了。
青藏线原没有坦途,慕生忠却决心用车轮碾出一道坦途,他命令驼队一边行军,一面修路。他的修路方式是奇特的,先让胶轮大车在前面试探性行进,然后沿着胶轮印,人抬,肩扛,挥锹铺路。这是一条坎坷的泥沙路。然而,这毕竟是公路,是汽车可以通行的路了。
时代在前进。当年由慕生忠将军率部修建的这条沙石简易公路已满足不了运输进藏物资的需要。1974年,国务院决定:投资8亿元,改建青藏公路,铺筑柏油路面。慕生忠将军的接力者——25000多名原基建工程兵指战员和筑路职工开上了青藏高原。经过12个年头的艰苦奋战,1985年8月,青藏公路改建工程全部竣工。如今满载进藏物资的车队,可以安全、轻捷地行驶在平整的柏油路面上。从西宁到拉萨原需要9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两天半就可以跑到。
高 原 汽 车 兵
路,处处有艰险。从格尔木至拉萨1200多公里线路,需要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等15座大小山峰,其中3座雪峰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还要跨越楚玛尔河、沱沱河等大小河流45条,穿行45度以上的急弯陡坡上百处。
气候瞬息万变,忽雨、忽雹、忽雪。
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行车,英雄的汽车兵硬是把一车车物资送到了拉萨。1984年,上千台部队和地方车辆被困唐古拉山,是英雄的汽车兵当开路先锋,闯过了险关;1985年秋,唐古拉山地区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雪灾,400多公里长的路段,积雪达50多厘米,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6摄氏度,700多台车被阻。许多官兵在挖雪开路中,手脚被冻肿磨破出了血,脸被风雪打得脱了一层皮;有的因缺氧晕倒在地上稍息后又爬起来战斗。大家凭着顽强拚搏精神,硬是靠铁锹、脸盆、饭碗,挖出了一段高2米、宽4米的雪胡同,连续奋战数十天,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运输任务。暴风雪的洗礼,使英雄的汽车部队更显英雄本色。
兵 站 的 变 化
驱车漠漠戈壁,翻越皑皑雪山,当饥饿和寒冷袭来时,汽车兵多么希望有一个休憩之所。
青藏公路沿线的兵站,正是汽车兵的家。在青藏兵站部格尔木大站,政委朱新仁向记者介绍了兵站的今昔。
他们就地取材,改善伙食。60年代,五道梁兵站为打破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对餐桌的统治,派人员上雪山狩猎;70年代,唐古拉山兵站用罐头箱、电瓶在海拔5200多米的冰峰上种出了温室蔬菜。
历史进入80年代,纳赤台兵站率先提出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创造了家常饭、特色饭、风味菜,三次集体立功。
纳赤台的口号对兵站部领导班子是一个启示。1986年,兵站部领导班子向所属部队明确提出把兵站建成营房、车场正规化,炊事用具机械化,食堂饭馆化,住宿旅馆化,文化生活多样化的“五化”规划。兵站部部长王满洲说:“要使战士们在高原安心,就需要舍得花钱搞建设。”
“五化”规划不是凭“等靠要”能实现的。兵站部所属部队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农副业生产。仅1986年,兵站部的五个农副业生产基地,就年产粮食80多万斤,油菜籽90多万斤,蔬菜530多万斤,肉类20多万斤,禽、蛋、鱼5万多斤。
现在的兵站,今非昔比。吃:告别了脱水菜和“老三样”,吃上了四菜一汤;住:告别了帐篷、木板房、干打垒,住上了砖瓦房或设有暖气、卫生间的楼房;娱乐:改变了“白天兵看兵,夜晚看星星”的局面,看上了彩色电视。
高原兵的生活在发生变化,青藏线的兵站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