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北图”忆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6
第8版(副刊)
专栏:

“北图”忆旧
杨纤如
是工作与生活的安排,把我同北京图书馆隔离了若干年!这中间虽也偶尔去查点资料,借几本书,那也只是“探亲”似的,一亲芳容又频频回首依依惜别了。
30年代,在中南海,在北海,在文津街,有一段时间,我们朝夕相处;“北图”为我播送和梳理了知识,我为它那宏伟而雅静的建筑和环境而低颂过多情的赞歌。
当京师图书馆还没固定馆址时,便在中南海开辟了中文部藏书室与阅览室,北海设了西文部。随之1928年北京改名为北平,这座图书馆也改名为北平图书馆。
30年代北平可谓繁盛的文化城,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都以“北图”为求知的圣地。学者专家,有善本阅览室,那里清静得可闻自己的喘息声。大、中学生有普通阅览室,任你阅读文艺作品也罢,钻研社会、自然科学也罢,找教科书准备投考大学也罢,随时都可以换到一个座位号。报纸阅览室的读者,多半是失业的知识分子。至于期刊阅览室,则是包容了各方面读者:无论是看书久了来翻翻杂志借以休息,或者专门来看杂志的,你可以随手从架上抽出一本,并不需办理什么手续。
今日惯于存放衣物而后排队入场的读者,是难以想象到当年入场是那般简便:只消伸手接过一块木质阅览证,便可阔步进门。中文部东厢房是报纸阅览室,西厢房是善本阅览室,倒座是期刊阅览室,正北房五间大厅就是普通阅览室了。这间大房子里设有目录柜和出纳台。查书目,填书单及出纳人员找出书来,不长时间即可完成。可我们还是想象书库极其神秘,不能把书信手拈来。
那年我住处离中文部很近,又因接头的需要和工作空暇要读点书,经常去“北图”中文部。但我颇为“心虚”,很怕真的混熟了,行动特别小心谨慎。入门不是经常改装,便是扭头一边躲避与发阅览证人员打照面;可是到了1950年,一位发阅览证的同志还是把我看了几眼,说:“你好多年没来看书了。”出纳台前,我更是“鬼头鬼脑”。填书单不待说时常改换假姓名,书单往出纳台上一放,躲在一边等出纳人员叫名领书,而不敢多打交道。就这样,时间过不多久,在一次秘密会上,出纳人员陈璧如还是与我相对一笑,她是地下党员呢。
我原也没条件充一名西文部读者,无非是那里每于退馆时发一张北海入园券,可作经常变换地点接头之用。其实呢,我进馆只借两本英文乐理囫囵吞枣混混。
此后我与“北图”分手几年。1934年,是我生命中最苦闷而又焦灼的时期。虽有妻儿却远在南方而无幸享受天伦之乐,成天生活在文津街。这个街名是“北图”于1931年建成新馆时,因藏有《四库全书》之“文津阁”,特为这块荒地取了个雅致街名。清乾隆年间修了7部《四库全书》,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原藏一部,宣统元年移藏到京师图书馆。
1936年,我重来北平,苦闷焦灼如故,虽有“民先”活动可以解忧,到底生活还嫌空虚,“北图”就成了我旧雨重逢的“益友”了。
“北图”的大阅览室我是熟悉的,存车的地方是每日去几次的,晚间开放时间我也知道的。但过了些时我才发现一个新鲜去处。
那是中午我要出馆下饭馆的时候,在大阅览室外台阶前,迎面一人问我到哪里去。我先是一惊,随后也镇定下来。原来那是几年前互称“家兄”
“舍妹”的小朋友。昔别双丫髻,重逢笄应及。她说投考大学落了第,这回要挂上劲住上一年“北图”,来年志在必中,所以从早到晚,中饭也不回家吃。于此她告诉我大阅览室西边有个食堂,两角一餐,方便读者。
那时“北图”是比自己家还舒适慰贴的生活环境。进门把自行车一存,坐在大阅览室里,沉醉在知识大海里,游泳,追求,苦思,凝想。当你感到头昏眼胀时,可到园子里去。那里有灌木丛,有遗留下来的高枝密林,有耐冬的梅花,有借阳光一展鲜艳的温室盆花,任你漫步其间,低徊遐想。而使我感到慰藉的是那两餐饭!其实我并不欣赏那盘炒肉丝或溜黄菜,而是递过二角钱,购得一张餐券,比在家里还方便而适口地吃了一顿饭。饭后,有太阳可在廊子外假寐片刻,再继续进入阅览室。晚餐后还有数小时多可供夜读。
“北图”初建在文津街,东侧与北海还未“划清界线”,难免倦读者越墙混入园里,省下十大枚。但说来也很可怜,白天总不容易公然跳墙,只好趁天黑“骗马”而入。冬景凄凉,为时苦短,骗马所得,价值也有限了。
有一次心血来潮,苦闷、焦灼与追求、盼望迫使我不安于阅览室了,下意识地走出去。丛丛冬青都白了头,在我面前化为一排老人,仿佛在低吟。我不忍多看一眼,匆忙走过,踏着一步一个脚印的积雪小径,找了个石墩拂去层雪,呆坐下来。远处汪汪犬吠,树头扑翅寒鸦,唤醒我的存在。翻过不高的石栏,作了一名北海游客。我踏着雪径漫无目的向北,行近小西天,前面窸窣有声,以为孤魂荡来,却步仰视星斗良久,乃至五龙亭那边传来吉他碎鸣,男女二人齐唱《西班牙一骑士》,始知人间尚有活力,呼吸才定息下来。
夜渐渐深了……行看紫竹院新馆落成,心潮起伏。如今
“北图”在原有的藏书、阅览的服务基础上,又开展了知识信息总汇、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条件等等新的业务,有如茁壮成长的青壮年;而我已是杏花满头的老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