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读《教室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08
第1版(要闻)
专栏:每周论坛

读《教室铭》
李德民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看得快,杂志翻得勤;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曰:混张文凭。”这是出现在一所大学里的所谓《教室铭》,是对唐朝刘禹锡《陋室铭》的一个改造。
不相信80年代的大学生会欣赏这篇《教室铭》,不相信有多少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混张文凭。但愿这《教室铭》只是个别幽默尖刻而又有点表现欲的同学的戏作、戏言,这样,人们对《教室铭》不妨一笑置之。可是,这《教室铭》恐怕也是少数大学生真实心理的写照,他们上大学,就是为了混张文凭。
为混文凭上大学,这很可悲。想问这些同学一句:你知道自己混掉的是什么吗?且不说在我国国民收入只有700多元的情况下,国家一年要为一个大学生付出3000多元的教育经费,就说自己,也得耗掉四、五年的青春。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幸运儿,要知道,在大学校门之外,还站着多少希望上大学也不是不够资格的青年。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而且未必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比如因为国家财力、物力有限,高等教育事业还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们的希望未能变成现实。有幸进入大学却在大学混的同学,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
文凭是学生完成学业的一个凭据,值得珍惜,却不必迷信。如果谁把大学文凭视为端“铁饭碗”、坐“金交椅”的玩艺,那不过是一厢情愿。社会在发展,认识在变化,对文凭的真正意义,人们也越来看得越清了。有文凭没出息的不少,没文凭有出息的很多。上大学是为了学做人的品德和做事的本领,怎能是为了混张文凭?
读《教室铭》还使人想到,大学文凭似乎太容易到手了。凭作弊也能照拿文凭不误,这简直就象弄张戏票、电影票一样轻松。过去有同学追求“60分万岁”,现在有人连争取60分的劲也不愿使了,这是令人失望的。教育也在改革,要文凭只能拚搏,混是混不到手的。文凭应该是给奋斗者的奖赏,不能成为混世者的装潢。如果我们的大学文凭一混即可到手,那么,这文凭如废纸一张,这样的大学也没办的必要。
就《教室铭》,说了一些不太中听的话,但并无歹意。当然,话说回来,分析混文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同学对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对官僚主义、以权谋私、“关系网”、“走后门”、“大锅饭”、
“铁饭碗”,等等,心中不满,又感到“回天无力”,干脆,混吧!这是很不明智的。有义愤就混,这其实是对弊端的屈服和纵容,这不是强者的态度。混,对个人,对社会都只有百弊而无一利。真正混的,只是极少数人,这里奉劝一句:不要再混了,混掉了青春,后悔莫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