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访问湘赣边老根据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1-19
第3版()
专栏:

  访问湘赣边老根据地
朱学范
一今年八、九月间,我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了湘赣边老根据地。计在各地工作三十余日,接触了数十万老根据地和老游击区的人民。这次访问给予我的印象是极深刻的。
湘赣边老根据地包括江西西南部及湖南东南部,在罗霄山脉的中段,井冈山便在境内遂川、宁冈、永新、酃县等县之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亲手建立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发源地。这些根据地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和这里的人民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并在这些地方建立革命政权,组织革命军队,训练革命人材,实行土地改革,考验了党的各项政策,取得了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为以后的全国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里的人民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教育下,认清了只有坚决跟着毛主席和共产党走,才能够翻身。因此,他们发挥了高度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热情,与残暴的国民党匪帮进行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打过了无数次的仗,得到过无数次的胜利。红军北上以后,国民党匪帮,封建势力,地主恶霸曾对这里的人民进行了疯狂的烧杀,但人民绝不屈服,坚持了游击战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一直到全国解放。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人民牺牲了无数生命,遭受了无比的摧残,但也锻炼出无数革命人材,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老根据地人民对于革命事业作了伟大的贡献,应该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爱和尊敬!二和老根据地人民谈话时,他们会以极大的仇恨向你诉说在国民党匪帮统治时期所受的严重的摧残和损害;也会激动地告诉你许多英勇的共产党员和人民与敌人斗争的英雄事迹。
国民党匪帮曾对这里的人民实行了所谓“三光”政策。据直接和间接了解:茶陵全县被杀的革命工作者和人民,就有两万数千人;以第四区为例,该区有上尧、下尧、洮江等六个乡,合计被杀的人民有一千一百人。郴州分区单登记的老烈属就有十三万五千多户,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已无后代。酃县第四区石洲里乡大院,原有三百六十户,共千余人,现仅剩七十五户,共二百四十八人。耒阳“三大屠夫”段子维、谭斗才、李济坤所杀的革命工作者和人民,就在三千人以上。宁冈全县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原有人口十三万人,现仅剩三万五千人。永新县鄱阳、澧田、石桥、怀忠四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原有人口九万四千一百○五人,现只有七万九千七百五十九人,减少了一万四千三百四十六人。其他如烧毁房屋、损坏财产的情形更是无法统计。如茶陵第五区溪江乡民房八百四十四间,一九二八年曾被全部烧光。永新被烧或拆作碉堡的房屋,共一千九百九十二栋,被地主夺去的土地共十一万○九百四十七亩;仅石桥、怀忠、鄱阳三区,农民被倒算谷租共三万三千五百九十一担。茶陵第四区上严乡原有茶山六十里,被烧毁五十四里,过去每年出产茶籽约一万担,榨油六万斤,其中二万斤可供外销;现在每年只出产一千担,榨油六千斤,连本地消费还不够。攸县十一个乡,损失牲畜共三千四百六十九头。安仁全县现在平均都是三户才有一头耕牛。此外由于杀戮、抓丁、苛捐杂税、农民逃亡等原因,荒芜田园的情形也很严重。如永新县、鄱阳、澧田、石桥、怀忠四区,共荒田一万八千四百九十四亩。攸县第六区洋网乡,荒田达五千二百七十三亩。茶陵第三区洲陂等五个乡,荒田共达三千六百一十七亩。安仁羊老乡福星村一村的荒田,即在二百亩以上。
国民党匪帮残害人民的手段,更是凶狠毒辣到万分。他们杀人的口号是“鸟过剪翼,龙来切角,石头成灰”,“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走一个”,“见人杀,见屋烧,见了石头也要过过刀”。所用酷刑名目,有“锁颈骨”、“下踩棍”、“上快活凳”、“压杠子”、“上称杆”、“香火煨”、“开肠破肚”等。中共耒阳县区委书记谷枚青临刑时被匪帮用梭镖反复刺戳,头部被戳成肉酱。茶陵芙冲乡秘书尹释生被匪帮剖开肚子、挖出心脏泡酒吃。茶陵石波乡农民刘端仔为革命作情报工作,被杀时身体支解为四块;匪帮并切下他的头来,示众三天后,把头还给他的老婆,要她悬在自己屋里客堂上,还逼着她缴付四十块光洋的杀头手工钱。此外如匪帮抢劫财物,他们不动手,要你自己挑起,连人一齐跟着走。其他种种压迫剥削,苛捐杂税,此处难以尽书。
但是,直接受过毛主席和共产党教育的老根据地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了无比顽强的斗争,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凶焰。他们大批地送了自己的子女、父兄和丈夫去参加红军,并克服了各种严重的困难,积极支援红军,保护革命政权。在斗争中,写下了无数页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史实。如一九二七年马日事变后,领导酃县农民运动的朱子和烈士生前被捕后,匪帮逼他供认组织关系,他不肯吐一字。匪帮先把他绑在县里,让人们去“参观”,并让地主恶霸尽情侮辱他。后来正式审讯,匪帮边审边动刑,给他头上顶起烧红的铁锅,膝下跪着烧红的火砖,又不断在火砖上加泼冷水,让蒸气上腾,炙得他浑身皮肤尽脱。但是烈士没有屈服,他咬紧牙齿,没吐出一个字。匪帮无计可施了,对他说:“你是不是木头啊?”他这才回答了一句话,他说:“我不是木头,我是铁,是钢,是共产党员!”茶陵八团烈士欧阳德喜,一九三一年十月间在某山地工作,被反动派围住,他用一块木板做武器,打死了两个持枪的敌人,还打伤了四个敌人,他自己身中三十多发子弹后,才光荣牺牲。茶陵湖口乡烈士陈梅莲的哥哥陈初仔,因为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派用铁钉钉死在戏台上。陈梅莲为了替哥哥报仇,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坚持游击战争整整十二年,最后他也被捕壮烈牺牲。临刑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访问老根据地的时间里,每天我们听到许多类似的故事。它们燃烧起我们对敌人仇恨的火焰!对英雄们无限崇敬与感激的感情!今天祖国自由的大地上,开遍了朵朵的鲜花,这些鲜花都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浇灌出来的;其中和着老根据地人民的鲜血。三重新获得了解放的老根据地人民,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与大力帮助下,正积极重建曾被国民党匪帮毁灭了的家园。经过不断的努力,并经过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及镇压反革命等运动后,生产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已逐步得到改善,农村里家家户户出现了新气象。永新一九五○年农业增产了百分之六,今年单早稻可能增产百分之十五;两年来开了荒田一万五千余亩,开荒收益估计在三百万斤稻谷以上。茶陵农业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六,一亩田增产二十斤。酃县解放前,农民每年平均缺粮两三个月,冷天甚至有人身盖蓑衣睡在棺材里;现在他们已有饭吃、有衣穿,基本上消灭了沿门乞讨的现象。攸县第六区的贫雇农,解放前大多数一年四季吃稀饭或红薯渣,荒年甚至摘食野草度日;现在大多数已有大米吃,日子一天天好过了。人民对于未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由于老根据地人民所受的国民党匪帮的摧残十分深重,因此,如何进一步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改善生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当地人民政府应该定出计划,以便有步骤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建革命的乐园。
经历过国民党匪帮长期残酷统治的老根据地人民,格外珍惜革命胜利的果实,他们绝不允许任何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再来奴役他们。因此,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他们以当年积极参加革命的同样热情,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参军、捐献飞机大炮及订立爱国公约等运动。永新、宁冈等县的参军计划,在县的代表会议上就超额完成了。到处父送子,妻送郎,一幅壮伟图画!家家户户订立了爱国公约,保证了增产,捐献,优抚,完粮,纳税等任务。各县人民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也都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计划。
老根据地人民拥护和热爱自己的领袖毛主席。当他们知道毛主席关怀着他们,派了代表来访问他们的时候,都高兴得了不得!访问团所到各地,必受到当地人民无比热烈的欢迎,有远从数十里外翻山越岭赶来看看“毛主席派来的人”的。他们老早就列队鹄候在郊外数里的地方,迎候访问团到来。秧歌队、龙灯接上两三里路长。一路唱起“东方红”
“歌颂毛泽东”的歌子,锣鼓喧天地簇拥着访问团的人进入县城。县城里景象更是热火朝天,爆竹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悬挂国旗,到处贴着“感谢毛主席的关怀”等标语。他们都说这是解放以来的第二次盛况(第一次是庆祝解放)。各地人民都献出当地最好的土产,托访问团带给毛主席,并纷纷给毛主席写了信。访问团离开时,他们又必列队远送,依依不舍。老根据地人民热爱毛主席的真挚的感情,是令人感动的!
经过这次访问,老根据地人民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光荣,人人表示要积极地响应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号召。茶陵腰陂乡女乡长袁富娇说:“毛主席这样关心我们,我们一定要搞好生产来回答他老人家!”在她的带动下,全县在天旱时很快地成立了十一个车水队,共五百六十多人,救活了一千二百多亩稻田。永新花溪乡动员了男女六千七百二十人,组成三百二十多个车水互助组,八天中抢救了旱田三千六百四十亩。攸县老漕乡烈属唐慈龄的父母和弟弟都为革命牺牲了,这次他领到了毛主席送的礼品后,站在毛主席的像前庄严地宣誓:“我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响应政府的一切号召,水里去,火里去,什么也不怕!”
这就是伟大的、光荣的老根据地人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