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靠竞争促承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18
第2版(经济)
专栏:

靠竞争促承包
本报评论员
承包经营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好办法,但在其他措施不配套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一些毛病:一是在确定承包基数时,往往形成企业对国家“一对一”谈判,讨价还价,总希望上交税利少一点;二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承包后往往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缺乏使他们锻炼成长为企业家的机制和环境。可喜的是,改变这种情况的途径已找到。今天本报报道的吉林省前郭县91户工商企业全部实行招聘承包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消息表明,通过招标、招聘,承包基数就会定得比较先进、合理,优秀的经营者就会脱颖而出,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的逐步形成。
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倒背着手迈方步——四平八稳”。改革是一项开拓、进取、发展、攀登的事业,需要积极而热烈的竞争。通过竞争,可以打破一潭死水的局面,可以激励后进追赶先进,创造出新的工作业绩和生产力水平。在承包经营中采取基数招标、厂长招聘的办法,就是一种有益的竞争。同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的承包相比,它具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一是促进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经营者的人事任免权、生产指挥权、经营决策权得到较好的落实。二是更有利于确立厂长(经理)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使厂长负责制、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得以完整地贯彻实施。三是有利于挖掘企业潜力,实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前郭县预算内工业企业通过招聘承包落实的今年利润总额是“标底”的1.85倍,就是证明。四是实行承包者财产抵押担保和重奖重罚办法,能迫使经营者增强紧迫感、压力感、危机感,发挥能力,努力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背水一战”。
把竞争机制引入承包,还有不可低估的、更为深远的意义。这种在竞赛中选“千里马”的办法,改变了以往单纯凭档案和上级印象任命企业领导人的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克服了在静态中考核提拔干部的种种弊端,冲击了干部终身制,震动了想当“太平官”的人,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为那些有才能的企业经营者提供了实现抱负的机会和舞台,进而为在我国造就庞大的企业家队伍创造了条件。所有这些,必然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发生积极作用,引起整个干部制度和人才价值观念的进一步改变。例如,要摒弃“轻商重官”观念,今后对企业的干部,不应再套什么行政级别,各种待遇应与行政干部有所不同;评价企业干部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管理企业的能力,而不是一般党政管理才能,更不是资历。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积极而稳妥地推行或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希望各地抓住这个时机,尽量在承包中实行基数招标、厂长招聘,使承包经营在搞活企业,发展国民经济中建立更大功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