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戏剧艺术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匈牙利受到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1-21
第3版()
专栏:

中国的戏剧艺术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匈牙利受到欢迎
编者按:本文是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联欢节”的我国京剧工作者张云溪等,于十月十五日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写给中国戏曲研究院正副院长的来信摘要。信中反映了我国京剧、歌剧等艺术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匈牙利的演出中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情形。
我们在十月六日离开柏林,七日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九日那天,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我们在“国家剧院”的舞台上和兄弟国家匈牙利亲爱的观众们正式见面了。匈牙利的人民领袖拉科西同志在开幕之前已经莅场,每个节目都给我们鼓掌,直到晚会终了才离开我们。
我们在布达佩斯演出之前,曾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各地巡回演出。到过莱比锡、威马、什末林、德累斯顿、波茨坦等十九个城市。从南部到北部的波罗的海,我们都走到了。在这一地区接触观众四十五万人。如把第三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联欢节的观众统计在内,共有八十万德国人民看到了咱们新中国人民艺术的节目。我们的节目宣传了新中国人民的胜利,也鼓舞了德国人民的英勇斗志;我们介绍了毛主席的文艺方针,也学习了兄弟国家的人民艺术。我们的工作加深了中德人民友谊,加强了和平阵营的力量。
歌剧“白毛女”每次上演,都有很多德国观众感动得落泪。有一位州长,当他向观众介绍剧情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看了“并肩向前”,观众惊讶中国的舞台艺术竟能如此迅速地反映现实。它对德国的文艺活动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有一次,在演完“并肩向前”时,有几位德国青年热情而恳挚地表示愿意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前线和美帝国主义作战。
京剧演出的节目总是受到热烈欢迎,谢幕次数有时达十余次之多。有时我们为了酬答观众的热情,就再表演一两样。在莱比锡文艺座谈会、什末林文艺座谈会、柏林文艺座谈会上,亲爱的德国朋友对京剧是交口相誉,一致称赞。看了京剧“打虎”之后,观众们说:“这就是毛泽东说的,美帝国主义是个纸老虎,它如果敢咬人,就难逃人民铁拳,是自取灭亡!”从座谈会和这些反映中也使我们认识清楚:表演历史剧是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尊重人民历史的真实。我们获得观众这样的欢迎,乃是由于我们未敢以古为今,而是尽力尊重史实,扮武松的体会武松、扮老虎的要像老虎;我们是拿着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去演戏的。
我们在匈牙利的演出,受到更为热烈的欢迎。前天演完“打虎”谢了九次幕;云溪、春华、世桐都又多表演了一两次节目。事后,团里的同志为了爱护我们,还给予我们批评,说是“这样过度劳累要影响身体,尤其是云溪同志身体较为单薄,更应注意。……”这也说明了团里同志们之间是如何的亲切、关心。但是,我们时刻没有忘记过这次出国的任务,不论在任何的艰苦情况下,只要想到咱们志愿军,想到生产建设中的祖国父老兄弟姊妹,特别是想到毛主席,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劳累,我们想到的只是如何争取光荣和胜利!
张云溪 张世桐 解锐青 梁九荣
白登云 张桂来 张春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