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三访陈应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0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访陈应登
本报记者 张铭清
一到厦门,便给印华地砖厂挂电话,找总经理陈应登。作为厦门特区第一家独资企业的老板,陈先生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我曾对他进行过两次采访,彼此已熟悉了。
“您是张先生吗?”还没等自报家门,他就听出我的声音,“您能不能马上就来?”我犹豫了一下,因为当天的采访日程已经安排好,我打电话本想和他联系第二天去他厂里的,他却不容分说:“我派车接你,就这样定了,我等你。”
什么事急着找我?该不会又是告状吧?路上,我寻思着。第一次采访陈先生时,他向我告状的情景如在眼前。
那是1983年10月的一天,我第一次去见陈先生。他不在办公室而是在车间里气呼呼地转悠。见面时,他怒气未消,指着车间门口的排水沟说:“你看看,这是什么质量?水沟盖上非要留一个钢筋弯头,难看不说,走路不小心要拌倒。车间的地面比外面低,一下雨,车间还不成了游泳池?”他拉着我,从外到里,从下往上地看了一圈,一路上滔滔不绝,简直要把我的耳鼓膜涨破。
原想报道一下厦门特区第一家独资企业的计划,完全落空了。
从印华地砖厂回来,我把陈总的牢骚向市长邹尔均同志作了反映。
去年底,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公布之后,福建省和厦门市又作了补充规定。我想,陈老板的日子大概好过了一点,才决定第二次采访他。
这次见面,陈老板不再气呼呼的了。看得出来,他面有喜色。
“怎么样?日子好过一点了吧?”啜着咖啡,我瞟了他一眼。
“不瞒你说,难关总算熬过来了,刚点火那阵子,原料问题,设备问题,电的问题,运输问题……嗳,那时,我真想不干了。我知道办厂难,却没料到有这么多难。”陈先生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好在难的时候,得到了厦门市、福建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比如,投产不久,内外销路没打开,外汇不能平衡,工厂没法维持,这时,厦门市借给我外汇,帮我度过了难关,这等于给快死的人输了氧气呀。”陈先生说到这里,眼里似有泪光,感激之情,从有点变调的语音里可以听得出来。
印华厂作为福建省第一批公布的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享受到优惠待遇,陈先生下了扩大再生产的决心:1987年7月筹备,1988年8月第二孔窑点火。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车子在印华厂办公楼前停下。
“欢迎,欢迎!”陈先生一照面便亮开了大嗓门。只见他满面春风,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嗯:看来有好消息。
你来得正好:“我的第二孔窑昨天点火。”
“怎么?已经点火了?你不是计划1988年8月才
……”
“嗐,提前啦!提前了整整一年!”他点上一支烟,猛吸了一口。“现在市场打开了,客户上门等着要货,一生产出来就要拉走。仓库里没有存货了,不提早扩建不行喽!”他兴奋地站起来,松了松领带,走到我的面前双手比划着:“国内有20个省市用我的地砖,日本、新加坡、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用我的砖。现在外销占总产量的20%。主要是运输问题。船期不定,交货不及时,我不敢接定单。要是厦门船期定了,外销30%完全不成问题。”陈先生信心十足。
谈到印华厂的前景,陈先生颇为乐观:“我这套设备是按三孔窑设计的。开一孔窑成本高,不赚钱。开两孔,就有钱赚了,开三孔嘛!那就不用说了。”
问到第三孔窑的计划,陈先生说,地已经征好了,这一点,得感谢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至于什么时候扩建,还得看第二孔窑的生产情况,等第二孔窑生产正常了,就着手第三孔窑的扩建。“至于时间,就我本人的愿望说,当然是越快越好罗!”
“你为办这个厂子,可以说尝过了酸甜苦辣,此时此刻,您有何感想呢?”
陈先生略作沉思,缓缓地说:“是的,这六年中我是吃了不少苦头,到现在可以说苦尽甜来。当然,我不敢担保今后就没有苦头吃了,可能还有。但是,我没有打退堂鼓。因为,我坚信: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我对国外的亲戚朋友是这么说的。现在,经历了这么个过程,有了亲身体会,我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只能越来越开放,因为不开放不改革,中国就不能发展,就没有出路。这一点,我可能比国内一些人体会得更深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