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为中外企业界搭桥——上海经济区高校采访札记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为中外企业界搭桥
——上海经济区高校采访札记之三
新华社记者 蒋志敏 周祖佑 郭礼华
高校处于国际交流的前沿,谙熟国外科技、经济信息,可以充当中外企业界对话的媒介,为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服务。这也将丰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内涵
上海工业大学在和英国西格拉摩根郡管理学院的交流中,得知与这所大学关系密切的几个英国企业集团想和中国的企业界进行经济交往。于是,上海工大就请来英国的企业家,并为他们开办“上海市场贸易讲习班”,介绍上海的投资环境、开放政策和市场信息,然后组织上海的一些企业家与他们见面、座谈。中外企业家在10天的接触中,彼此不断了解,很快达成两项100万英镑的贸易投资协议,并为今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上海工大为了推进美国、法国、荷兰的企业集团与上海一些企业的协作,组织了类似的活动。
上海工大为中外企业界的交往牵线搭桥的做法,给人以新的启示。
这几年,随着对外开放、搞活,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通过与国外大学互派访问学者、建立跨国的校际联系、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参加和主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了解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最新成果,也获得了许多国外企业发展的新信息,并结识了一大批有关人士。高校如果能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国内的企业界,并为中外企业界穿针引线,这对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遗憾的是,象上海工大这种做法,目前在高等院校中还不多见。
是不是高校不愿意为中外企业界的来往搭桥呢?事实并非如此。采访中,一些高校负责人都表示愿意为中外企业界的交往尽责尽力。在企业方面,据记者了解,一些厂长、经理听了上海工大的那件事后,惊讶地说:“没想到高校还能为我们做这样的好事。”由此看来,原因还在于许多企业对高校国际交流广泛、信息比较灵通的优势不了解,因而缺乏主动性。
企业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先得加强联系。当然校方也要密切合作。双方的联系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成立厂长、大学校长联谊会,开展经常性的对话;高校的校务委员会可以聘请经济主管部门的一些负责人或厂长、经理参加;高校定期向企业发布有关国际经济信息,或是邀请企业负责人参加由高校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让企业经常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企业引进国外新技术,事先可主动请高校咨询、论证,以免由于盲目引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等等。总之,双方都要有热情。这样,通过高校这个渠道,中外企业之间的交往就会更频繁一些。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