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2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报评论员
农村劳动力多又过度集中于传统种植业,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不改变这种状况,农村就富不了。这几年,各地在转移农业劳动力方面走出了许多新的路子,成效不少。南充地区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就是其中一例。
就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是很不够的。大多数地区农民的就业机会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有些同志以为农民务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而不注意为他们开辟新的就业机会;有些部门则囿于本部门利益,对农村劳力转移这件大事不着急,不积极,有的甚至当农民想方设法兴办第二、三产业时,还要加以限制。这些认识和做法对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起步晚,资金和资源并不丰裕,发展经济,必须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十分重视劳动积累的道路。让更多的农民脱离有限的耕地,投入第二、第三产业,是农村工作一项紧迫而重要的长期任务。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于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等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论之,等于为城市工业创造更多的市场,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归根到底,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决不单单是农村的事情。
更多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它既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也与各地的资源和社会条件有关。操之过急,不顾内外条件地“大上快上”显然不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则更不应该。在这方面,南充等许多地区已创造了不少好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当然,就业机会决不止劳务输出一种,也不止于兴办乡镇企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种行业都可以搞。就是农业本身,发展领域也亟待拓宽,林、牧、渔,包括耕地经营、资源开发等都还大有文章可做。
总之,从实际出发,多方开拓,决不能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再窝在田里。苏南温州阜阳和许许多多地区的实践都证明,哪个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些,经济就发展快些,农民也就富得快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