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沈阳军区某修理所节省经费35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沈阳军区某修理所节省经费35万元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杨民清、黄明松报道:全军后勤战线艰苦奋斗的一面红旗——沈阳军区后勤部军需仓库修理所搞现代化不忘艰苦奋斗,“大针线包”精神不断发扬,修旧利废传统代代相传,3年节约经费35万多元。
去冬,这个修理所仓库回收了2万多套旧棉衣,堆积成山。当时修理所赶制新品任务很重,他们就加班加点,一件件拆洗,重新絮好棉花,拿出针线包,改制成干干净净的工作棉衣,解决了施工、营建部队的需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不久前,总后勤部有关部门从青海等地回收了十多万只废油桶送到这个仓库。但修理所没有修油桶的设备。党支部发动大家献计献策,派人到外地学习,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研制了一套整修油桶的专用设备,及时完成了10万只油桶的修复任务,为国家节省20多万元。
修理所还开掘双增双节门路。以前,这个修理所的制毯车间生产的棉毯是以废布和旧棉花为原料,年产棉毯5万条。近几年来,废布、旧棉花越来越少,他们派人到地方有关工厂学习,收集毛纺厂的下脚料生产人造毛毯,还找到了用毛呢衣料边角织呢毯的门路。几年来织出呢毯4万多床、人造毛毯上万床,这两项盈利17万多元。许多同志参观后都啧啧称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