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美国与拉美关系的新动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3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与拉美关系的新动向
朱满庭
8月上半月,拉丁美洲发生了两件具有影响的事,一是中美洲5国首脑会议的召开,5国签署了一项和平文件;二是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8国外长在巴西举行会议,决定在今年11月召开8国首脑会议,并把这种高级磋商制度化,成为年度会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两件事既反映出当前拉丁美洲各国加强合作,决心寻求自己解决本地区问题的途径的政治动向,同时也表明,在当前美拉关系中,美国的影响进一步下降,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自主倾向有了新的发展。
中美洲问题是里根政府拉美政策的核心。美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中美洲视为东西方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遗余力地实行所谓“推回”战略,意在排除苏联、古巴在中美洲的势力和影响。近些年来,美国一方面采取出兵格林纳达和对尼加拉瓜进行“低烈度战争”等手段,另一方面则通过促进中美洲国家的“民主化”、增加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争取对其政策的支持。据有的材料说,1981年—1986年,美国对除尼加拉瓜之外的中美洲4国的援助逐年增加,6年累计达33.8亿美元。拉美报纸认为,“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事实上已成为美国在中美洲的战略支点”,而中美洲一些国家在中美洲和平进程问题上也曾多次采取与美国步调协调的立场,使孔团的和平斡旋几度受挫。
然而,今年上半年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中美洲国家在政治解决中美洲冲突的问题上与美国拉开了距离。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在今年2月提出了一项和平计划,这项计划经过广泛磋商,包括了停止外国对本地区反政府武装的援助的要求。这与美国坚持要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政策显然是不同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中美洲5国首脑会议召开前夕,匆忙提出了一项新的和平建议,企图对会议施加影响。然而,5国首脑一致决定不讨论美国的建议,坚持以阿里亚斯和平计划作为讨论的基础,而且一举达成了协议。面对这一协议,美国处境十分尴尬,既不愿接受,又不好断然拒绝。拉美舆论认为,中美洲国家达成和平协议,尽管是初步的,却反映出拉美国家自己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是孔塔多拉精神的继续。
从整体上看,美国在拉美的地位已渐式微。早在1982年马岛冲突时,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就对美国在马岛战争中的立场表示不满,有的国家,甚至提出建立一个排除美国的拉美国家组织的要求。此后,在美国“修补篱笆”式的努力下,美拉关系有所好转。但在中美洲和债务等重大问题上,美拉矛盾却在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来看,拉丁美洲希望的是通过政治解决办法早日结束中美洲冲突和动乱,主张尊重中美洲各国的独立、主权和民族自决,反对外来干涉。但美国却不肯放弃对尼加拉瓜等国家的干涉与威胁。在债务问题上,美国作为拉丁美洲的最大债主和出口商品市场,在对待拉美国家提出的合理主张,诸如“政治对话”、“共同承担责任”、减轻债务负担、取消贸易保护主义等态度消极,立场僵硬。这同样引起拉美国家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国家出于共同的利益而加强团结,协调立场,先后出现了以解决中美洲问题为目标的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以及协商债务问题的卡塔赫纳集团。现在,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又决定召开8国首脑会议,建立拉丁美洲国家高级磋商制度,从而打破过去美洲地区首脑会议历来由美国召集的惯例。这对美拉关系也必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然,中美洲问题年深日久,矛盾错综复杂,拉美国家经济困难不小,美国还不乏对付的手段和影响力,美拉关系短期还不大可能出现戏剧性剧变。不过,人们从拉美最近的外交动向中,却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