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鲁迅与蕗谷虹儿——谈新发现的一页鲁迅译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3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鲁迅与蕗谷虹儿
——谈新发现的一页鲁迅译稿
李允经
大凡熟悉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曾以朝华社名义选印过一本《蕗谷虹儿画选》。这本画册由上海合记教育用品社发行,于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出版,共印一千五百册。
蕗谷虹儿(一八九八—一九七六)生于日本新?县新发田町(现为新发田市),本名一男,曾从日本画家尾竹竹坡学画,一九二五年他二十七岁时就已有《虹儿画谱》五辑、《我的画集》两本、《我的诗画集》和《梦迹》等作品印行。
鲁迅所编印的《蕗谷虹儿画选》,共收作品十二幅,前面十一幅均选自《虹儿画谱》,最后一幅《为风雪所推送》,选自《我的画集》。由于《虹儿画谱》均系诗画集,所以鲁迅就顺手将选出的十一幅画所配印的诗逐一译出一并印入。只有《为风雪所推送》一幅,没有配印译诗,那是因为《我的画集》原本就只是画集而不是诗画集的缘故。过去,我在翻阅《蕗谷虹儿画选》时,也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最后一幅不配印译诗呢?
这次,查阅鲁迅藏书《虹儿画谱》和《我的画集》等书,才弄清了先前的疑问,还意外地发现了夹在书中保存至今的一页鲁迅的译稿。译的是虹儿的一首诗,至今没有公开发表,现抄录如下:岸 呀 柳 呀
——新?港——
泪,潺湲上,滴滴的心。
柳,杨柳呀。水,在看哪。
我也是,从那条桥,
啼哭着,
啼哭着,走去呀。
泪,船的缆,荡着空的船,
岸呀,柳呀,故乡呀,别了。
译稿是鲁迅的笔迹,在诗的标题“岸”字前,用红笔写了一个“四”字,在“新?港”和“泪”字前,以红笔标了一个“五”字,这显然是已经标明了排印的字号。由此推断,鲁迅在编印《蕗谷虹儿画选》时,最初是决定要收《岸呀柳呀》这幅画的,所以才译了虹儿为这画所作的诗。但后来,鲁迅又改变主意,决定以《我的画集》中的《为风雪所推送》来取代这一幅,所以这首译诗便夹在书中,不为人知。
《岸呀柳呀》这幅画,描绘了两株柳树,树干纤细枝叶下垂,几至海面;海上是一只木船,船的两头各有一人。由所配的诗来看,它显然是记录了虹儿告别家乡外出深造时的刹那情景,这使我们体味到他当年挥泪离乡时的那种复杂心境。
虹儿的作品因了鲁迅的介绍曾和我国的文艺有过一段因缘。鲁迅说过:“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因缘的人,我们是要纪念的!”这页新发现的鲁迅译稿,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