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白头记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3
第8版(副刊)
专栏:

“白头记者”
顾家熙
1937年“八·一三”上海全面抗战爆发后,仅仅10天后的8月24日,一张别树一帜的小型报《救亡日报》,就在炮火连天声中诞生了。这是一张由周恩来同志决定要夏衍同志协助刚从日本回国的郭沫若同志主编的一张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从这一天起也就是夏衍正式从事新闻工作的开始,到1987年8月24日,正好是夏衍同志从事新闻工作整整50周年。
夏衍不止一次地说,“生平最怕人称作什么家,我只想作一个用笔为人民服务的记者。”从抗战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夏衍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夏衍认为“这12年是我毕生难忘的12年,甚至可以说是我工作最愉快的12年。”
1945年10月初上海党组织梅益同志介绍我来到朱葆三路25号2楼11号,见到了夏衍和徐迈进。他们都是刚从重庆《新华日报》来的。一位是总编辑,一位是秘书长。周恩来同志当时认为“上海这个地方很重要,一定要尽快建立我们的宣传阵地”,赶快复刊《救亡日报》,并由毛泽东、周恩来同志通知华中解放区和上海党组织,全力支持。这就是《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上收辑的《尽快去上海等地办报》一文。
我马上参加了夏衍主持的《救亡日报》改称《建国日报》的工作。从这天起,我就当了夏衍麾下的一名新闻兵。日寇投降还不到两个月,《建国日报》晚刊就在上海街头叫卖开来。那时重庆的很多人还没到,夏衍一人主持编辑部的全部工作,他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不但编新闻、发通讯社稿,还写社论、编副刊、写杂文、通讯、特写,翻译电讯。更动手写豆腐干式的补白。我坐他对面,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的编报经验和他的苦干精神。
当年夏衍才40出头,穿一身并不显眼的西服,常常外面罩着一件风雨衣,跑东奔西,忽来忽去,忙个不停。他那瘦小然而很精神的身躯,走起来轻捷灵便。他自己发稿、算字数、画版样,下排字房指点拼版和工人商量,有时还自己动手拣字。
他每天一上班就读当日各报,也要求大家读,以便了解情况,并寻找新闻线索;他自己去虹口采写《日侨集中区巡礼》的特写;他把《时代日报》上的“苏联呼声”电台的节目,编成新闻。他当总编辑,不仅决策,而且还带动别人前进,身先士卒。他总是鼓励别人“为什么不试一试”,从不泼冷水,作过早的干涉,更不下禁令。他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放开手脚各显神通,使受到信任的人,干起来发挥惊人的能量。
每天,他总是干到一直看完大样签字付印后才离去。《建国日报》创刊号夏衍签字付印的大样我一直保存着。这是一件重要的革命文物,并没有因为它是小型报而轻视它。我离上海去香港时,就由我的哥哥保存。不管国民党的查禁,
“四人帮”抄家,经千难万劫,他始终珍藏着。这张清样已制版在《懒寻旧梦录》上印了出来。
夏衍热爱新闻工作。他觉得“搞文艺工作不如搞新闻工作痛快,不论是大的国际大事,或者小的社会现象,人民群众有意见,要讲话,要表扬,要抗议,我们当天晚上十一点钟以前写好社论,第二天清早就可以和读者见面,这是一个政治上、写作上、编报技术上的最好的锻炼机会。”夏衍拿起什么纸就写,尤其喜欢用稿纸背面写,很少按格写字,常常利用信封背面。他才思敏捷,摇笔即来,立等可取,应交的稿子从不误时。夏衍写什么文体就是什么文体,很不易让人看出是出自一人之手。从他编的副刊可以知道许多东西和道理。他编报写文章,具有文学家的感情,哲学家的渊博,科学家的条理和政治家的胸怀。
全国解放后,他已年逾半百,真是“白头记者”了。他离开了心爱的新闻工作,但还是为报纸写文章,写好后就临时随便署一个名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出了《夏衍近作集》、《杂碎集》和自传体的《懒寻旧梦录》。人民日报出版社即将出版夏衍的《时评和通讯》、新华出版社即将出《救亡日报的风雨岁月》。夏衍托人搜集汇编他在《新华日报》以司马牛署名的“杂感”和他在上海《世界晨报》上以东风署名的《蚯蚓眼》短论,已经搜集齐全,也将出版。这是夏衍创造的评论文体,有的简直是一句话评论,很值得爱写长篇大论社评的人借鉴。
夏衍是世纪的同龄人。最近还读到为《新中国的一日》写的今年5月21日的《日记一则》,就如同回到夏公身旁,不禁忆起了1947、1948、1949年在香港干诺道面对大海的《华商报》编辑部共处一室,椅背靠椅背,同过夜生活的情景。夜深了,您发挥高速,他还要赶末班轮渡过海去九龙……(附图片)
方成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