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电视的潜台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4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电视的潜台词
陈小雅
暑假里,孩子们的大量时间多用来做些什么呢?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暑假日记中写道:“我今天起床以后吃饭,吃了饭看电视,然后吃中饭,吃完中饭看电视,看完电视吃晚饭,吃完晚饭……”每天如此。我想,要不是学校布置有写日记这一项作业,恐怕他连这点儿文字也不会留下呢!无独有偶,一些离退休的老人,每日几乎也是伴着电视银屏度过。不过,他们对于电视的依赖,不似少年儿童们这般被动和具有暂时性,他们与这个黑匣子似乎有着一种终身托附的关系。恐怕用不着什么调查数据来证明,人们在极大程度上通过电视满足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电视在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中扮演了新的组织者的角色,应当是不容置疑的。不要说南方的珠海、深圳,就是正宗的北大荒——虎林县,拥有电视机的家庭都已达到90%。
纵观人类文化生活史,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组织者:从茅屋火塘边讲着传说故事的老祖母,到十字街头的流浪艺人;从舞台上的演员,到银幕、银屏。它们以非行政的渠道,通过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组织着人们。现代的电视系统,更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遥领群芳。它给人们以知识、娱悦,调节人们的情绪。
人们从自己创造的技术中确实获益非浅。但是,人们却不习惯于问一问:在获得一件东西时将失去什么?其实,阿·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已经提出了他的意见,那种为政治家准备的仅有的几条枯燥新闻,那几个风靡全球的政治的、体育的明星,已经强占了人们的感官,广告的战争埋葬了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机械而明了的事物结论代替了幻想和诗情……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不仅神话、诗歌需要它,科学的生长也需要它。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作为机器,更离不了它。一个人初生时,所接受的世界事物是具象和抽象相分离的。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眼观察客观事物;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耳接受抽象的观念,所以,这是一个想象最丰富,产生着和接受神话的时代,由于神话与诗的伙伴关系,诗,成了他们的习作的第一种形式。成熟之后的人,关于事物的观念才把具象和抽象融为一体,想象和希望为理解所代替。于是诗变成了哲学。然而,任何一个成熟的人要发展自己,都知道需要保持自己的想象力和童心。
大工业化生产,开始将人类从幼年时代的诗与神话的王国中,引进枯燥的散文与机器的世界,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逐渐用现实取代幻想。电视出现之后,则把人们一开始就放在一个具象与抽象融为一体的世界面前。不适当地过分依赖于它,便人为地打断了在过去文化状态下人们成长的过程,由此应运而生的,则可能是一些缺乏想象力的刻板的人,以及一代近乎畸形的早熟的儿童。
说来可能让人见笑,我早已脱离了幻想的年龄,还曾经十分迷恋儿童动画片《花仙子》。也时常琢磨:七色花究竟象征着什么?但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对于这个问题都是不言而喻的。
“象征着爱情与纯真”,他们这么说,并且马上补充一句:“电视上就是这么说的!”答案也许就在此了,就这一个了。这使我感到,电视在丰富着人们的知识的同时,也滋长着人们思维的惰性,视野在开放中受到封闭性的限制,妨碍了人们想象力的发挥。
一些同仁们在考虑电视文化发展战略时,往往只考虑到它是否将对电影、戏剧、文学的发展有所妨碍。我想,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人的精神健全发展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要更切近实际一些。我并非异想天开地要让人们抛弃电视机,我还想买一个质量高些的,享受一下现代文明的成果哩。我只是想说:怎样在电视本身的内容上多给孩子们留一些想象的余地,又怎样使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被一个品种所独占,使之更丰富多彩,让人们尽量多保持一些诗情与幻想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