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春蚕不应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4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蚕不应老
安放
孩提时,在东北老家常跟同院的蚕把头宋大伯去山上放养柞蚕。柞蚕放养是分春秋两季进行的。为了保护蚕儿不被鸟袭,我们需持火枪,住在山上的草窝棚里,日夜守护。除此,每隔几天还要头顶蚕筐,从被蚕儿吃光了柞叶的柞树丛中将它们移到枝叶丰茂的另一处,这叫倒场。看山和倒场是蚕农最辛苦也是最欣慰的事,因为这里充满着蚕农对蚕儿的钟爱和希冀。尽管蚕农为蚕儿的安全和生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由于疏漏,或蚕儿自身的原因,总有些蚕儿特别是秋蚕,到了寒霜叶落时还做不了茧而吊死在树叶上(此谓蚕吊)。直至如今,每想起来,心里总有一种悲凄之情。
近读清人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卷九,见选入了一个无名作者写的一首咏蚕诗:“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作者热情赞颂了春蚕作茧,不知疲倦,微躯渐尽而不惜的精神。
蚕儿的一生很短暂。也许是作者痛惜蚕的英年早逝,才在诗首发出了“春蚕不应老”的感慨。人们常把那些只知事业,不计名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只知工作,不知休息,只为他人,不为自己的优秀知识分子比作春蚕,这是十分恰切的。春蚕不惜微躯,昼夜怀丝的精神固然高尚、可敬,但如何爱“蚕”,让它健康长寿,以便为人类吐出更多的丝来,实需我们为之大声疾呼的。我们不应再麻木,也不应只限于“流淌爱惜的泪水”。五年前,蒋筑英、罗健夫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人们爱惜的泪痕尚未消失,这几年又有不少“蒋筑英”、“罗健夫”式的优秀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仅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为例,去年逝世的38名科技人员中,就有28名是中年知识分子。今年上半年又去世的7名中青知识分子,其中就有张广厚、钟家庆、董泽清这样卓越的人才。这是令人痛心而又值得深思的!
应该说,这几年党和政府为改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改善的步子一时还不能太大。在这种情势下,如果各地方和各单位的领导能从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观点出发,根据各自的财力物力,对一些卓越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给予必要的关怀和照顾,那结果会怎样呢?最近,党中央邀请部分中年科学家及其家属赴北戴河休养,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试想,若蚕儿吃不饱,又遭鸟袭,那就难免变成“蚕吊”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