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踏遍高原人未老 更喜青年接踵来 五万内地知识分子青海显身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踏遍高原人未老 更喜青年接踵来
五万内地知识分子青海显身手
本报讯 西北记者组报道:在莽莽的青藏高原上,长年累月活跃着一批志在开拓、乐于奉献的民族精英。50年代以来,从祖国沿海内地陆续奔赴青海工作的5万多名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才智和血汗,开掘地下地上的无尽宝藏,谱写青海日新月异的灿烂篇章。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开发大西北、建设新青海”的壮志豪情来到青海。据统计,目前全省8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65%是由沿海内地陆续到这里工作的大专毕业生。
青海省一般海拔在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开门见山”,六月雪、滚地雷时有发生,
“日出汗直流,日落冻成球”,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前来这里的知识分子们把艰难当机会,以奉献为己任,在人迹罕至的峻岭中,在水草相间的湖泽旁,在漫无边际的荒漠上,留下了串串创业的足迹。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张彭熹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在毕业分配的3个志愿栏里,他都填上了“青海柴达木”。30多年来,他的足迹印遍了青海、西藏等省区的200多个盐湖,和同事们一起初步揭开了我国内陆盐湖的奥秘。因长期高山缺氧,他患了心脏病,但依然矢志不移地工作着,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象张彭熹这样拚搏的知识分子,在青海不乏其人。据统计,1983年以来,这些从各地支边来青海的知识分子同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共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900多项。1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全是50年代和60年代从沿海和内地来青海的知识分子。
前来青海工作的科技人员急国家之所急,想青海人民之所想,目标瞅准最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科研项目,为当地脱贫致富做贡献。去年,他们和当地科技人员一起获得的120项科技成果奖中,有61项可直接带来经济效益1.1亿多元,年经济效益在百万元以上的就有27项。
改革、开放和搞活给青海带来了活力,也为大批知识分子提供了用武之地。虽然一批年老体衰、不适应高原工作的知识分子陆续回到内地,但大多数支边的科技人员以青海为第二故乡,在高原安家落户,成了名副其实的“老青海”。更可喜的是一批批肩负历史使命、热心于开拓大西北的年轻大学生,沿着老知识分子的足迹,又纷纷来到青海。据统计,近年来共有942名专业技术人才调入或应聘到青海工作,每年有400名左右外地大、中专毕业生主动报名或分配到青海。为了推动青海的经济体制改革,前来青海工作的7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自动组织起青海省青年经济改革研究会,已写出30多篇研究论文;6名主动报名到青海盐湖研究所工作的大学生,都参加了“七五”重点课题研究或独立承担起科研课题。1984年从河北化工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张宝全,一年多来坚持在野外从事深水盐田工艺研究,和同事在一起为青海钾肥厂第一期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成果已报国家科技成果奖。北京大学原团委书记、1985届毕业生刘晓峰毕业后率先报名到青海格尔木工作,由于工作出色,现在他已担任这个市的市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