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声与力的赞美诗——舞蹈《石破天惊》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28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声与力的赞美诗
——舞蹈《石破天惊》印象
赵国政
象沉重的闷雷,从古老的历史深处滚过人们的心头;象灼热的地火,掀动着厚厚的地幔喷薄欲射。这是声与力的撞击,是形与神的协奏。在全军第五届文艺会演中,由陈梅编导、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演出的群舞《石破天惊》,的确不负它那不同寻常的名字,使人振聋发聩。
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先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无数辉煌的发明创造,也有着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沉疴;有过他们羡慕的盛世繁华,也有他们不曾经历过的痛苦和不幸。在整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不屈的民族意志。历史上有多少呻吟,就有多少呼唤;有多少凌辱,就有多少抗争。正是在这种呼唤与抗争中,强化着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这就是我们从《石破天惊》中所得到的启迪。
在处理这类题材的时候,更多的作者愿意撷取历史上某个有根有据的事件,或者某位英雄可歌可泣的史实,以便用情节和戏剧线索作为舞蹈的依托。无疑,这也是可取的,并不乏成功的先例。陈梅以前的作品,如在全军和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的《江姐上山》、《别洪湖》,便属此类。而这次,陈梅却打开视野,对历史进行了宏观的观照。在手法上,避开了对戏剧的依附,而把贯穿在无数次的抗争、失败、胜利,无数次民族生命的震颠中的伟大民族精神,直接地化做一组组舞的旋律、一幅幅动的构图,输往观众的心灵。可以说,这种样式的作品更具有舞蹈艺术的品格。它并不企图通过一时一事的细节来告诉你什么,而是通过颇富内涵的意蕴去启迪你的思绪,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历史的制高点上,去鸟瞰,去远望,对我们民族的过去和现在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反思。因此,它给人们的不是个别、狭窄的印象,而是恢宏、厚重的历史感召力。
此外,作者在运用黎族和土家族较原始的舞蹈素材时,还给予了创造性的发展,使动态语言既保持了民族的特质,又具有广阔的包容性;而且神形统一,风韵一致。
不过,这个作品也存在着某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后半段,如果在编舞上采取“主题变奏”的方式,使其回旋往复,重叠错落起来,可能更会强化舞蹈的力度。另外,舞蹈的开头虽然显得古老而原始,但当火枪出现的时候,又模糊了作品的时代特征,使观众产生疑窦和错觉。怎样才能衔接自然,天衣无缝,使作品前后风格统一,这恐怕正是作者下一步思索的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