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改革题材文学有待深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3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改革题材文学有待深化
鲍昌
有这样一句话:“文学反映改革,改革促进文学。”这是谈文学与改革的关系。改革作为客体,文学作为主体,主客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来是文学的基本课题。
文学对于改革,应是对改革生活进行反映、表现、促进、鼓舞;还有人认为,文学对改革进程要有所引导,甚至要“开药方”。
改革对于文学,则是提供了生活的素材与题材;激发文学工作者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并应更进一步深入到文学本身,促进文学事业本身的改革。
所以,改革和文学的关系,在今天是一个具有迫切性、现实性、有研究价值的时代课题。这是我说的第一点意见。
第二,改革题材文学已有10年的历史,它始于1977年,1978年就出现了相当有影响的作品,代表作是《乔厂长上任记》。这可以说是第一个浪潮。当时是改革呼唤文学,反过来文学也在呼唤改革。一批5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不满足当时成为主潮的“伤痕文学”,向读者疾呼:我们的国家百孔千疮,现在迫切需要改革!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铁腕式的改革者形象,曾引起改革题材文学的兴盛。
1980年以后,改革题材文学开始深化。作家深入到生活中,发现了改革事业的艰巨,从而开始表现改革的艰难,表现改革的挫折、失败,表现失败的英雄感、悲壮感。
最近,改革题材文学出现了第三种创作模式:塑造比乔厂长复杂得多的改革家形象。这类人用“现代化”手段夺取、掌握权力,以推行改革。这种创作模式把改革同伦理道德问题一并提出,并涉及到关于爱情、伦理的新观念。
所以,改革题材文学在新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虽说限于我国总的文学水平,还没产生传世之作,但也出现了不少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好作品,如小说、电视剧《新星》,尽管大家对它的艺术性有不同看法,但不能否认,它在一个时期拥有广大的观众,并造成了人们对改革的关注和议论,这是值得称道的。
当然,也要看到改革题材文学的不足,而且这些不足是相当明显的。首先,改革题材文学的发展势头不如前几年了,最近很少有力作出现。
这与作家的思想深度、历史概括能力、生活底子和艺术技巧有关,也与是否有创作激情有关。如果作者不把对改革生活的体验通过激情表现出来,是无法征服读者的。现在相当数量的作品不是和广大人民的情感相呼应,相合拍。一些作家对改革实践不够热情,采取纯客观的、冷眼旁观的态度,还有人对改革的认识比较片面,采取了挑剔的乃至悲观的态度。
所以,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是,改革题材的文学要突破,作者必须取得更新的、更高的、更广的艺术视角。视角牵涉到题材问题。题材从横向划分,可以分工厂、农村、研究所、学校……从纵向剖析,可以写工厂里生产的技术过程;可以写生产关系、体制的变化;也可以深入到观念意识的冲突中去;进而钻进人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心理、文化意识以及潜意识和人的基本需要之中。
所有这些角度,构成不同的题材,对作家是个艺术选择的关键。作家应在总结10年来有关改革文学题材的经验上再有新的探究、新的发现。
但不管写什么,作家要珍视自己的笔,要使作品给人们带来真、善、美的享受。即使写悲剧,也应带来美感。文学史上任何成功的文艺作品,沉淀下来的都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
写改革的作品,题材是广泛的。整个社会生活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及改革开放大道上前进。所有的生活都与改革有关。过去从车间、工厂写到工厂之外,写到家庭伦理,这些都不足以表现现在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要从纵向、横向的各个方面去开拓文学的改革题材。
此外,要加强对改革文学的评论工作有待于加强。评论家写了不少有关评论,但由于深入生活还不如作家,所以有些评论不尽准确,如对个别不成功作品过分的褒扬。所以,评论家也应更深入地认识改革生活,并加强对改革题材文学的研究。关于改革文学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深化,人物的塑造,人物心理层次的丰富性,体裁、形式、手法的多样化;改革题材文学的功能;同当代意识的关系,提出的伦理道德问题,历史的回溯、发展趋势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希望有关领导多提供条件,让作家更加放手,进行探索;要允许作家失误,允许不同意见争鸣。领导不要对作家作简单化的要求,这才能有利改革题材文学的繁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