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东门四把又热闹起来了 一位南下干部谈仫佬族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1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放地区纪行

东门四把又热闹起来了
一位南下干部谈仫佬族变化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孙秉篯与记者一见面,就象老友重逢一样,滔滔地说起他自北京到仫佬山区半生的经历以及这里的变化。
“我坐火车南下,原想到广东,可一下来到了广西。那时21岁,光棍一条,如今已白发满头,59岁了,整整与仫佬人相交38个年头。
“我是步行进入桂北大山区的。路难行并不怕,最怕语言不通,连吃饭也难,还闹过不少笑话呢!记得工作队刚入村,我到老乡家亲热地喊:“大哥”,对方对我怒目而视。原来仫佬人忌称“大哥”,喊“二哥”、“二嫂”高兴。从此,我下决心学仫佬语。仫佬人待客热情,说话音调较高,三个仫佬一条街,你听,我的话也有仫佬的味道吧?
“仫佬人的生活变化满大,过去茅草房舍,又矮又暗,现在不同了,起房子钢筋水泥,红砖青瓦,楼上楼下。穿的服装也变了,解放前,不论男女,都穿着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现在很少见到了,乡下40岁以上的妇女还穿些开襟、袖口锁花边的上衣,年轻女子打扮得比柳州城的女子还漂亮。吃菜过去靠刮辣钵,一年四季把筷子磨得尖尖的,如今吃白米饭,不炒盘菜是不揭锅的。
罗城流传说:好玩好耍,东门四把。东门、四把是仫佬人聚居的地方。解放前,唱山歌多,做买卖多。“学大寨”,闹“文革”,七批八斗,搞得玩没玩,耍没耍了。那时一户农民只许养5只鸭,养6只就是资本主义。一位农民把5只鸭赶在一边,把另一只鸭赶在一边,生气地对干部说:“请你宰掉这只资本主义吧!”自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门、四把又“玩耍”起来了!
记者插话:“我们星期天赶了县城所在地东门镇的大圩。山城的圩开得晚,早七八点钟街头还显冷落,一到中午‘成集’了,二里多长的竹桂树绿荫下的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据说不下二万多人。仫佬姑娘卖米粉的、卖草帽的、卖豆芽的、卖沙罐的,大大方方。一条旧街上50多家缝纫摊,差不多都是仫佬妇女在那经营。走进藏书36000册的县图书馆,管理员是仫佬族青年韦娅明,她说:‘赶圩的农村青年来借书看书的人多。’阅览室墙上有醒目条幅:‘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炎;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是呀,仫佬这个民族是‘开放型’的,除与汉、壮、瑶、侗等族通婚,也很重视读书。我们罗城仫佬人在外当‘官’的很多。他们注意人才培养。
“但是,落后的东西也不少。拿农业生产技术来说,五十年代有句俗话:‘种田不用粪,只要大株蹲’。他们种田不施人粪尿。后来学会了科学施肥,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接受科学育种、科学治虫。我们政协人称‘智囊库’,应该给仫佬农民送科学种田的智。这两年,县委和政府拨给我们政协科技扶贫款18000元,先后培训农民技术员、乡镇企业管理员、土木建筑设计施工员等3794人,为振兴仫佬山乡经济增添了一支新生力量。
“我老家在北京西城区柳荫街东口袋胡同六号。那里还有房子。我是满族人,老伴侯富坚是壮族。她是南宁地区上林县人。1958年,我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到钢铁厂、煤矿、纸厂、农场、林场劳动21年,直到1979年才彻底平反。我们最大的心愿是要把过去损失的时间夺回来,争取多为边远山区人民贡献自己一点微薄力量。”(附图片)
图为仫佬人生活的地方。本报记者 王 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