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一个独特的视角——《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摄影展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1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个独特的视角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摄影展观后
谷瀛滨
全部作品以中国为题材,全体作者都是外国人,这样的展览在我国大约是首次。这大概也是影展引起国内外极大兴趣的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9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大步前进的9年。外国人怎样看?在他们眼里当今中国的形象是什么样?影展在61个国家上千名作者的近万幅作品中选出的近500幅作品,从各个角度作了真实生动的回答。这次参展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国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不再是紧盯着中国秀丽的风光、独特的习俗,而是把镜头直接对准生活、人民,对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腾飞》(见右图)、《同一片蓝天》、《葛洲坝夜景》和《上海港》等作品,以恢宏的气势,正面展示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奋进崛起的雄姿。《我的土地》、《快乐的农妇》、《货好不怕挑》和《农贸市场》等,则以热情明快的色调,表现了我国农村近年来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拍摄生活情趣的大量作品,如反映农村儿童学开拖拉机的《让我试试》,表现退休老人生活的《人间重晚晴》、《对弈》,反映农民滑旱冰的《业余爱好》,以及表现儿童生活的《阳光》等,角度新颖,情真意殷,无一不是对中国人民新生活的赞美。当然,摄影家也不会放过中国的锦绣河山、秀丽景色。但较之过去,无论构图、色彩,还是用光,都更为精致。《漓江山水》的作者,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景色,拍得如梦如幻,如歌如诗。
影展中还有一部分批评性作品。诸如,反映损坏文物的《如此休息》、《脚下留名》,反映不讲公共卫生的《随便吗?方便》,不讲公共道德的《上下之间》等等,作者尽管没有直抒胸臆,但曝光瞬间所显示的画面,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些批评性的作品,观众不仅不感到反感,反倒更觉得真实客观。
从影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摄影家在把握形象思维的特点,准确运用摄影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段,能动地反映生活方面,显示出了较深厚的功力和高超技巧。如当年季米特洛夫的摄影师、70岁高龄的保加利亚著名摄影家甘乔·斯托特诺夫的《有朋自远方来》就是突出的一例。画面上看不出背景,更没有人物,有的只是一只只不同颜色、不同式样、贴满各国航空标签的旅行箱。作品视角很小,却意蕴深长。它通过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这里是机场候机厅的一角,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的朋友。于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景象便自然地表露出来。再如,拍摄我国寺庙建筑的作品已经屡见不鲜,然而,美国八大风光摄影家之一的李元的作品《西藏寺庙》,却独出心裁,他避开正面表现,把镜头从侧面对准直上直下的石阶和石阶前踽踽而行的僧侣。摄影家充分利用雪后色彩的明暗、光与影的交错,渲染气氛,强化效果,烘托出宗教建筑在人们心理上所产生的庄严和神秘感。又如我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法国摄影家骆朗斯的组照《自行车上》,以追踪拍摄的手法,只把镜头对准个别车辆(甚至有的画面只是自行车把),通过倾斜的景物、晃动的车把,造成一种紧张感,使人强烈感受到置身这个“王国”的躁动和不安。
这次影展在中外人民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了解和加深友谊的桥梁,使中国观众不仅是欣赏摄影艺术,而且由此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从中受到独特的启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