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错得有“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1
第8版(副刊)
专栏:

错得有“理”
蒋孔阳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是人民的心声,应当反映出人们某些富有时代特征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然后抓住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注意。鲁迅的《阿Q正传》刚一发表,就立刻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引起极大的注意,这就因为它抓住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相当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受尽欺凌和屈辱,但却不敢正视现实,而只是以精神胜利法来自欺和欺人。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虽然艺术力量比较薄弱,但也因为抓住了一种时代的心态,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共鸣。
我们今天,是改革和开放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我们的心态,应当是意气奋发,精神昂扬。但是,由于“四人帮”极左路线长期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以致在某些人的身上造成了“错得有理”的心态。这种心态,象细菌一样散入空气,渗入生活,从而腐蚀人们的灵魂,使人们不仅不能面对现实,明辨是非,而且不愿意承担任何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犯了错误,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他也心安理得,似乎他的错误也是应当的、有理的。谁要点明了他的错误,他就哇啦哇啦,用大嗓门来掩盖事实,来证明他的正确。这样的同志,过去,他们丧失了“自我”,只知唯命是从;今天,还给了他们“自我”,但他们又不懂得尊重“自我”的真正价值,以为“自我”不是表现在正常的与人尽责任的关系中,而是片面地夸大自我,以自我来排斥他我。结果,我成了一切的标准。我是唯一正确的,我的错误自然也是正确的了。
赵树理在《三里湾》中,曾经描写过这种“错得有理”的心态,塑造了“常有理”这样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今天,经过
“四人帮”的毒害,“常有理”大量地进入到我们社会主义的各行各业中,成了腐蚀社会主义事业的消极因素,应当引起作家的关心和注意。事实上,有的作家已经注意到了。例如刘心武的《钟鼓楼》,当中就描写了一个售货员潘秀娅。顾客上门的时候,她要与同事讲话、聊天,或者清点款项与单据。顾客等急了,对她的服务态度有意见,她不仅不在乎,而且振振有词,堂堂有理。她认为她这样做,是为了显示出售货员的“独立价值”,是要使顾客“意会到不是他们有求于顾客,而是顾客有求于他们”。她把忽视一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她不仅在工作上犯错误,而且堂而皇之,把自己的错误当成真理!试问:如果每个人都以损害工作或犯错误来显示自己的“独立价值”,来表示自己的“错得有理”,那么,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还将如何进行?
因此,揭示这种“错得有理”的心态,引起社会的注意,把它改正过来,我认为是我们的作家应尽的一种责任。我也希望其他的作家,能够注意“错得有理”这一时代心态,从不同的行业去加以描写,让人们不再把错误当成真理,而是知错能改,那就好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