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妙乐为何变噪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2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妙乐为何变噪声?
郑凯歌
夜深人静的晚上,对面居民楼突然乐声大作,传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雄浑宽广、优美纯净的音乐,如果是在音乐厅欣赏甭提多棒了。然而对于正在伏案工作的我,带来的却是烦躁,只好搁笔盼着早些静下来。
随着人类生活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音乐传播媒介——收音机、电唱机、电视机、录音机、组合音响等进入到千家万户,人们有了更多的欣赏音乐的机会和手段,这对提高人们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对陶冶情操有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很容易成为一种社会噪声源。在一定时候不但没有使人得到美的感受,反而危害了身体健康。
作为人类艺术瑰宝之一的音乐,自古以来就同“优美动听”、“妙不可言”、“余音绕梁”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如今却把它和噪声结为“亲家”,音乐大师们倘若有灵在天也会感到冤枉的,但事实确是这样。音乐是艺术欣赏的客体,欣赏者是艺术欣赏的主体。这主体又可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由于音乐的具有声波频率的可传性,往往无意中使他人也成为“被动欣赏者”。被动者的心态大致有两类,一类与主动者相同,你想听的曲子他也爱听;一类与主动者的相反,你想听时他不想听,或者你爱听的他不喜欢。如果在一座楼里,你放这支歌,他放那个曲,都求音量大,那一定是交响乐、小夜曲、流行歌曲和民歌同时“大杂烩”,再好的音乐也成了噪声,你听不成他也听不成。即使只有一台机子响,也还有个时间、场合、音量的问题,有个顾及左邻右舍的问题。如不考虑这些,即使是欣赏再高雅的音乐,欣赏水平再高,也让别人觉得不那么美妙。同一乐曲,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主动欣赏和被动“欣赏”不一样,心绪好坏感受效果不一样,白天和夜间不一样。你想听音乐时,那乐曲对你来说是入耳的,但旁人这时想休息,却不得不陪着你被动地欣赏,那滋味如何?又假设你在灵前哭吊,给你来一首欢快的乐曲,你自然是受不了的;当你播放乐曲时,又考虑到那无意中的“被动欣赏者”的心情了吗?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音调高亢、节奏疯狂、极易刺激神经的音乐,更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宜播放,任何人都能接受的。不注意这一点,妙乐变噪声的可能性更大了。
当代人们欣赏音乐的目的之一是要使自己成为具有艺术修养和高尚情操的人,这就不仅要欣赏好作品,还要注意遵守社会公德,使自己的欣赏行为本身也成为美的举动。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让我们自觉地治疗在文化生活中这种缺乏文化的弊病吧!不要用噪声向四邻炫耀:“瞧呀,我家就这么个文化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